宝宝斗鸡眼、翻白眼有可能是斜视?宝宝遇强光刺激会闭一只眼,这也可能是斜视?斜视、近视、弱视,还傻傻分不清楚?
儿童斜视属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3%,斜视常与弱视相伴,治疗中时有顾此失彼,手术时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斜视,简单来说即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一只眼睛看着一个目标,而另一只眼睛偏离了。一般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即无论眼睛转到哪个角度,查出来的斜视度数都是一样的,包括内、外斜及上、下斜。
麻痹性斜视,则还伴有眼球运动受限的问题。
一、斜视的危害
1、视力:斜视的孩子可能会导致斜眼视力发育不正常,出现弱视
2、外观:斜视的孩子通常很容易被普通人一眼就看出来眼睛缺乏对称性,在班上就可能因为特殊的外观被同学议论甚至孤立,形成内向自卑性格,影响到心理健康。
3、立体感:立体感是人作为高级动物所拥有的高级视觉功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立体感。
4、平衡感:面部对称性、体态平衡发育。
大部分斜视患者出现立体视觉减弱或丧失,单眼抑制的患者可发生弱视,部分患者出现复视以及混淆视等症状。
二、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如果侧着身子脑袋看东西,可注视的时候视轴是平行的,那就意味着并非是斜视。也就是说,孩子侧身看东西和斜视之间并非是等号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留意孩子看东西的姿势,发现有一些“异常”可能是近视的征兆或其他很多的原因,也可能,只是孩子一种习惯上的表现。这个方法,可以帮家长测出斜视真假。
上面这个方法只是简单测试一下,如果家长认为看一看孩子的眼位正不正,就可以判断是否斜视了的话,也是不科学哒。
因为,实际情况中,有问题很容易“误导”家长:如果斜视不明显,肉眼观察很可能忽略了;实际上没有斜视,可因为种种原因,看上去却像有;因此,斜视是需要方法来诊断的。
今天林州光明眼科专家张改燕医师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让大人们在家里也可以简单自测,对斜视做初步的筛别,具体方法如下: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在33cm左右的距离,手持一个手电筒水平照在孩子两眼正中央的鼻梁处,让孩子盯着手电筒看。这时,电筒在孩子的两只眼睛上各自出现一个反光点。
怎么判断有无斜视呢?看反光点是否在两只黑眼珠的正当中。
如果在正当中,那孩子的眼睛没有斜视;如果有任何一个反光点是在黑眼珠内侧、外侧或者偏上下(总之没有在当中),小心了,孩子可能就存在斜视。
家长一旦自测出异常,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以免情况恶化。
三、医院怎么检查?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1)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
(2)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了解有无弱视和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
4、眼球运动检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到位
5、有没有代偿头位: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
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检查眼球的运动功能双眼分别注视、单眼各方向注视的斜视角度,用红镜片试验或Hess屏方法等检查可以帮助确定。
7、牵拉试:
①、术前评估:术前将眼球牵拉至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患者耐受情况
②、被动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③、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8、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9、调节性集合/调节(AC/A)的比值测定: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
四、怎么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
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
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戴棱镜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2、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End
做近视手术,不知道这些就亏大了
视力在好,这一点也可能把你毁了
夏日护眼
家长不懂这些可能会造成孩子失明
叶逢春经常熬夜,消除眼睛里红血丝的秘密,就是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