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今年4岁半的小贝被妈妈带到了市妇保院儿童保健科的康复评估室。妈妈说,孩子最近退学了,虽然长得又高又胖,但不会说话,脾气暴躁,不服从指令,医院进一步检查。
通过系列测评
医生发现孩子的整个发育都处于中重度落后水平,能力相当于2岁的孩子,而语言发育落后尤为突出,能力仅相当于15月龄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想在普通学校学习,基本不可能,如果不配合康复训练,孩子未来的自理能力可能都成问题。
在门诊上碰到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
有的是快到上学年龄,却迟迟不开口说话;
有的是到两岁了,走路还走不稳;
有的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对父母都表现淡漠等。
大部分家属虽然着急,但认为孩子以后总归会好的,却不知已经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期。如果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发育问题,早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那么这些孩子的成长路上可能会少一些坎坷。
如何早期发现呢?在今年2月份,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明确提出要对儿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在社区体检中可以用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来筛查。筛出来阳性体征的儿童必须做进一步评估。
市妇保院开展的Gesell-评估主要针对0-6岁儿童的发育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种心理发育测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五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尽早发现儿童运动和智力发育的落后及程度,尽早诊断和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哪些孩子需要测试?1早产儿或者足月儿但发育慢于同龄儿的孩子,比如说,抬头晚、翻身晚、坐站走的时间都明显落后,和或同时伴有发音晚、说话晚的孩子。
2还有一些需要做发育测试的孩子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他们往往表现为过度顽皮、好动、难于管理、坐不住、不听从指令;有的低龄儿童表现为固执倔强、脾气暴躁、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很难听从家长的劝慰、不会等待和变通。
这部分儿童运动能力相对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而言比较高,对周围环境接触较多,一般人很难想到他们的多动、难于管理是因为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差,自我约束能力达不到同龄孩子水平造成的。
通俗地讲,孩子可能是“4岁的腿脚,2岁的脑子”,或者是“5岁的年龄,2岁的智龄”,体格发育、运动能力达到甚至超出同龄孩子水平,但是理解配合、自我约束能力却远低于正常,所以显得尤其多动、顽皮。
专家提醒很多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早期综合干预,
可以缓解甚至痊愈的,
年龄越小,干预越早,预后越好。
来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