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婴儿脖子歪,一定要重视,它可能是h

白癜风康复来袭 http://m.39.net/pf/a_4606930.html

发现婴儿脖子歪,一定要重视,它可能是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简称小儿斜颈。任何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歪脖子,小儿斜颈如果小的时候错失了治疗时机,会大幅增加后续治疗的恢复难度,形象受到影响,甚至留下一生的遗憾。

成都中医药大学冯跃教授希望小编给家长们全面地解说一下小儿斜颈是怎样一种病、有什么特点、怎么治疗最有效,文章较长,请耐心看完。

症状------什么样子可以怀疑小儿斜颈?

a.宝宝的头部倾斜,头偏向一侧(患侧),下颌转向健侧。

b.一侧颈部肌肉触及较硬、突出的包块,或者是左右两侧颈部肌肉粗细硬软不一致。

c.一侧眼睛和面部偏小。

▲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建议到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颈部肌肉彩超)。

鉴别------斜颈不止一种

常见的其他类型斜颈:

a.痉挛性斜颈:一般发生于成人,是由于精神的压力、情绪的刺激,加之颈部肌肉因为使用不当、过度劳累等引起肌肉紧张、痉挛。

b.骨性斜颈:由于先天性脊椎侧弯、颈椎异常导致头部歪斜,一般通过触诊颈部肌肉、脊柱以及X光片可以明确。

c.眼肌异常:由于眼视力异常,小儿只有斜颈斜视才能看清楚,属于代偿性症状。

▲排除以上因素、同时颈部肌肉彩超检测提示颈部肌肉有包块或者增粗,可以高度怀疑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

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病位的区别

如果发现一个小孩有斜颈的表现,要触诊明确准确的病位:

a.小儿斜颈最常发生在---胸锁乳突肌。

b.其次是斜方肌。

c.最少见的是斜角肌,斜角肌的位置深,难发现,恢复难度最大。

▲触诊、结合彩超确定病位,有的放矢,效果加倍。

肌性斜颈的性状分类

下一步,我们把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再再再细化分个类,又分有包块型和无包块型: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肌肉纤维化吗?

NONO,没那么简单,当我们分析到这一步,以为认清了敌人,其实敌人还有个烟雾弹,它还分为------有包块型和无包块型。通常有包块型的治疗针对性更加明确,疗效也更好;无包块型的肌肉病变范围更广,疗程相对较长。

▲触诊及彩超可以帮助诊断包块类型。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常累及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以及有包块型疗效最佳,如果发生在斜角肌还有像无包块型,见效慢些、疗程更长。临床要触诊,结合建议做颈部肌肉彩超看一下包块的位置,包块的大小、无包块型的肌肉的厚度,来判断预后。

★重中之重!我们处理小儿斜颈的最优方案是什么?

冯跃教授认为斜颈最好的方案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冯教授建议宝宝出生后不久发现斜颈,满月就可以开始推拿治疗,效果很好;开始治疗的时间最好不超过6月龄,如果超过6月龄效果相对会差一些,宝宝的配合度降低,超过一岁再推拿治疗效果就更加不乐观。

治疗思路

▲冯教授认为以局部治疗为主,但是,必须配合脏腑功能的调理,而不是单纯局部治疗,这也是不药堂的治疗特色。

1、脏腑的调理。

虽然问题在肌肉,但和宝宝的先天脏腑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先天疾病属于先天不足,所以肾就很重要,但先天有很多东西我们改变不了,所以主后天的脾更为重要,脾主肌肉,发生在肌肉的问题肯定和脾有关,所以冯教授认为补脾、运土入水很重要,以后天调补先天,再加上运内八卦,对肌肉上的结有行气散结的作用。

2、局部治疗。

局部有两个手法很重要:拿揉法、反向牵拉。

拿揉法针对是包块型效果更好,拿包块分浅中深逐层深入,在拿揉到深层时配合挤捏、左右摆动、上下推动的手法;

反向牵拉的时候,由于斜颈表现为头偏向患侧,脸是转向健侧,所以反向牵拉时将宝宝头摆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头和肩两边同时用力,牵拉肌肉,反复多次。

▲上面的重点手法划重点。

疗程及预后:

典型斜颈且小月龄推拿1-2个月可以治愈,略微复杂的2-3个月治愈,具体情况可看诊后判断具体的治疗和时间。

就诊病例:

年7月20日我们接诊一个四个月宝宝,是无包块型,按我们预期的,可能疗效要比一般经典的案例要差一些,妈妈请了半个月假,带着孩子专程从老家来到成都不药堂中医馆治疗,通过冯教授看诊、确立方案后,通过冯教授和小雨老师的努力,在半个月治疗中,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为保护孩子隐私不能展示宝宝的照片,仅展示B超检查前后对比。)

.7.13

.8.5复查

通过前后两次彩超结果对比,我们发现:

7月13日初查:左侧胸锁乳突肌左右径和前后径(最大横断面)约35*8.3mm,右侧24*4.6mm。

8月5日复查:左侧胸锁乳突肌最大横断面约30*10mm,右侧30*9mm。

治疗前:左侧比右侧厚约11*3.7mm,

治疗后:左侧与右侧只有前后径相差1mm,几乎已经完全对称;仅有左侧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较右侧略为增厚0.5mm,这是后续治疗的重点。

看着宝宝妈妈面容渐展,我们也为她和宝宝高兴,最后在她回老家前冯老师建议她回去继续治疗,并特意给出一张建议单写明方案重点,指出后续治疗重点以左侧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为重点,配合脏腑调理。期望孩子完全恢复正常。

冯老师在先天性小儿肌性斜颈上的治疗思路结合了先天/后天、局部/整体,突出了中医整体观、辩证论治的特色,给小儿斜颈的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不得不说是斜颈宝宝的福音!

中医疗法,不药而愈!不药堂中医馆为您及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yjxs/9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