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烨宇
医院眼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
专长:屈光不正与高度近视的系统诊疗,斜视、弱视和儿童眼病,青少年近视防控。尤其擅长“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微创斜视矫正手术、高度近视ICL晶体植入手术、角膜塑形镜及复杂角膜接触镜验配”。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视光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国际眼科杂志》优秀审稿专家、全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俱乐部成员、德国Schwind公司AMARIS准分子手术平台个性化屈光手术培训专家、瑞士STAAR公司ICL手术认证医师、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日全天
“晶体植入”给高度近视一个“摘镜”的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技术不断的进步,近视眼手术也是不断的更新迭代。面对高度近视,有一种更新的治疗方法,就叫晶体植入,又称人工晶体植入术。沈烨宇主任介绍,晶体植入就是保留自己原有的晶状体,把一个相当于隐形眼镜的晶状体跟本身的晶状体进行叠加,从而对眼睛的近视和散光进行矫正。但植入进去的晶体是不需要取下来的,它可以与眼睛长期共存,直到我们眼睛老化要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它才需要被取出。眼科沈烨宇主任门诊沈烨宇介绍,晶体植入从近视程度上来说,它尤其适合于度以上高度近视的人。现如今,随着飞秒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低度数的人可以选择激光手术,但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由于激光手术要切角膜,且近视度数越高,切的就越多,然而,近视度数越高角膜厚度越薄,这种矛盾也就限制了高度近视眼患者手术的选择。在人工晶体植入术还未进入国内之前,高度近视的患者是没有手术机会的。沈烨宇主任说,晶体植入手术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术后仍可以保留眼睛自身的调节力,不管是现在的近视,还是未来的老花,都不用戴眼镜。仅需3-5分钟,整个世界都清晰了
大三学生王同学近视度,度散光,看着周围近视的同学一个个的摘掉了眼镜,但由于自己高度近视,传统的激光手术不合适,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闻报道中知道为高度近视患者量身打造的“晶体植入”手术来到国内,但对于新的手术方式,开始非常纠结,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和案例,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咨询,并找到了医院眼科主任沈烨宇。沈烨宇主任介绍,小王同学入院后接受了相关检查,当时就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术”。短短不到5分钟,手术完成,术后两小时,小王同学的双眼矫正视力就达到了1.2。当时小王同学激动地说:“就像给眼睛加了层滤镜,感觉自己整个世界都清晰了!”沈烨宇主任为患者手术无独有偶,李小姐今年25岁,近视度,度散光,喜欢旅游,也爱冒险,但由于高度近视的关系,很多刺激的项目她根本不敢参加。两年前,偶然接触到“人工晶体植入术”,了解该手术的优劣之后,便下定决心接受了手术。现如今,上山下海,无所不能。手术完全可逆,为安全加个“保险”
沈主任介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通过给内眼膜做一个约2.8mm的小切口,然后把晶体送入,并调整位置,整个手术过程仅需3-5分钟,而这个切口一般3-5天即可自愈。目前来说,对于那些想通过手术摘镜后参军、考飞行员是不行的。“从医学客观上来说,任何手术它都存在并发症的可能,但它却又是可逆的。”沈烨宇介绍,晶体植入能否手术的关键是要看眼睛的空间,患者眼睛空间要足够于承载植入的晶体,因此在手术前一定要结合一些必要的检查,在满足各种手术参数的情况下,结合你验光的参数,眼睛的空间的大小,定制一款只属于你的晶体。人工晶体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概率非常低,约万分之一,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该手术的优势就是它能装进去,也能拿出来。据了解,人工晶体手术从年开始,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年开始在国内普及,年开始手术量呈爆发式增长,手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所需的晶体还处于完全依赖进口的阶段,就医院来说,从年开始手术,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多例,患者反馈均不错。供稿
院办宣传科
编辑
院办宣传科蒋佳佳
责任编辑
院办宣传科李娜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