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好的视觉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康复模式,视觉训练能为各种不同的视觉功能障碍患者带来非常显著的视觉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江洋琳博士,医院视光中心从事眼视光学工作,擅长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视知觉训练在美国已经有百年历史。年9月~年9月,江洋琳博士到美国太平洋大学视光学院留学1年,系统学习和研究了斜视术后、弱视、眼球运动和视知觉训练的理论及相关检查治疗方法。
学成回国后,她将所学医院视觉训练室临床工作,造福大量患者。
我们发布《视力可以康复,散光可以治愈?这篇丁香园科普为你揭示“视力康复”真相》这篇稿件后,有一些读者在后台询问关于视力治疗、视力康复与视觉训练的差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才是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到底能够做什么、国内外有哪些成功案例,我们将江博士这篇稿件再次发布,供大家参考。
作者介绍
江洋琳博士
医学博士
医院视觉训练工作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
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
随着视光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视觉训练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医院的视光中心和眼镜店已经开展了视觉训练的工作。对于视觉训练,不同背景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导致在视觉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一种困难来自于对于视觉训练的科学认知不足。我们知道,真性近视是无法治愈的,散光也是无法消除的。但在国内,一些视力康复机构利用家长不希望孩子戴眼镜的心理,号称通过视力康复训练可以治疗散光、摘掉近视眼镜等,很多家长为此买单,不仅最终失望而归,也导致一些人将这些错误地归咎于视觉训练。上图:医院视觉训练室视觉训练到底是什么?如果不能治愈真性近视和散光,那它到底能够为我们的患者带来哪些实质性的益处?为了让大家有更全面的认识,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视觉训练工作的眼视光医生,在此结合我在美国学习一年的体会和这些年开展视觉训练的临床经历,谈一下我对视觉训练的理解。1年与国外视光师的一次交流刷新了认识我的医学硕士专业方向为斜视、弱视及小儿眼科,毕业后从事视光临床工作。在工作中,我逐渐发现一些特殊问题,比如:有的患者对屈光度数的变化很敏感,加减0.25D舒适度就有很大差别;没有眼病的顾客验光时发现矫正视力1.0但是不够清晰,或者时而清晰时而不清晰;假性近视;不明原因的配镜不适等。这些现象自然与眼睛的调节功能有关。当时,有一定双眼视理论基础的我也发现单眼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与双眼视功能异常有关,但当时对调节功能异常的处理主要采用睫状肌麻痹药物,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过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年,在一次与国外视光师交流时,了解到国外对双眼视功能及调节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一种对国内而言非常新的概念“视觉训练”,并有机会进行了学习。之后,在单位领导及李丽华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视觉训练的工作。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视觉训练能够帮助患者解决集合不足、调节功能异常引起的视觉症状,还能够解释一些之前无法理解的配镜不适、视力不良、视疲劳等。上图: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室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也逐渐发现,越多越多的具有以下症状的患者通过视觉训练可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功能性视力下降、假性近视、弱视治疗后期双眼视功能康复、伴有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视疲劳、学习困难、准分子术后视力下降、外斜术后双眼视康复、伴有集合不足的眨眼频繁等。视觉训练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眼科临床医生很难处理的视光临床问题,帮助患者获得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这也是我们早期对视觉训练的认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视觉训练,与市场上治疗近视、散光的视力康复是不一样的。2
视觉训练在国外的发展历程视觉训练,也称为视觉治疗,是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训练双眼运动控制能力(包括注视、追随扫视运动能力),双眼聚焦能力(调节功能、集合功能),双眼协调合作能力以及视觉信息处理能力,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及治愈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与视觉障碍相关的学习困难等双眼视功能不良性疾病。回顾视觉训练的发展史,最早被称为“正位视”,由法国著名的眼科学医生Javal教授发明,最初被用来替代手术,消除斜视和其他双眼视、双眼眼球运动的异常。20世纪早期,视觉训练由眼科医生与视轴矫正师共同合作,主要目的是用于改善双眼视功能。20世纪后期,视光师开始进一步开展视觉训练,训练范围从视疲劳到阅读困难、学习困难,同时也包括提高视力以及改善运动技巧。在美国太平洋大学学习视觉训练的一年,让我重新认识了视觉训练,也重新认识了视觉。视觉训练不仅仅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让患者拥有舒适、清晰、持久的视觉,还能帮助改善视觉行为。而视觉,不仅是视力达到1.0,引用DrChun的原话:视觉对全身都有影响,会指导人的行动。所以,视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通过捕捉光信息并且经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处理和加工这些光信息,从而产生意义并理解看到的景物,大脑通过分析处理视觉获得信息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比如说,拥有精细立体视功能可以提高球类运动成绩,而弱视或集合不足等精细立体视功能不够好的患者经常出现打不中羽毛球的现象。3
视觉训练在美国的现状上图:江洋琳博士(右)在美国学习时,与太平洋大学视觉训练室Erickson教授合影。Erickson教授擅长运动视觉训练、弱视、斜视术后等双眼视功能训练?在美国,视觉训练不仅仅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更多的是把视觉与脑知觉、脑中枢、身体行为紧密联系起来,目标是完善视觉认知系统、加强视知觉系统与大脑中枢肢体反馈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视觉行为,因而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与高度,具体表现为:
提升运动员运动技能;
获得性脑损伤恢复(恢复正常行走,开车,改善生活质量);
与双眼视功能异常相关的学习困难(让患者能更有效运用舒适视觉去学习);
大脑发育迟缓或不良(提高视力,提高视觉信息处理能力)。
4视觉训练在我们中心的应用上图: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室的视觉训练师和患者们我们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室曾经接待一位来自河南的患者。17岁,高二学生,斜视术后,有立体视,术后3年视出现视近困难,不能持久阅读,看书、看黑板头晕,外出时一动头就觉得眼晕,连常人可以轻松完成的逛街,她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排除了眼科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给她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行了单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训练。考虑到患者有动头眼晕的症状,我们还针对性进行了单眼、双眼眼球运动,以及不同眼位、不同距离的融像范围、融像灵敏度训练。上图:江洋琳博士(左)陪17岁患者做调节功能训练经过1个月的训练,患者头动眼晕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不仅可以开始逛街,也回到学校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一位典型患者,是一个9岁的女孩。半年起发现视力下降,喜欢看书,门诊检查小瞳下远视力OD0.3,OS0.2,近视力OD0.4,OS0.4,散瞳验光后双眼平光0.5,排除眼科疾病及全身疾病,转诊至训练室后检查发现患者为集合不足、调节痉挛。上图:视觉训练室陈麒文老师(右)在帮小患者进行tappingball训练,这是一种手眼协调训练我们为她设计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行镜片阅读、排序,扫视、追随运动、融像功能的训练1个月(1周2次视觉训练室训练,每天家庭训练),远近视力均恢复到1.0。类似的患者我们已经治疗了数十例。上图:这个球叫BuntingActivity,是一种眼手协调、视觉信息处理训练上图:小患者正在做注视功能训练另外,注意力不集中、眨眼频繁、伴有集合不足的孩子,训练1个疗程后,症状能得到明显缓解,训练后能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改善学习效率。这也是为什么视觉训练虽然需要花费家长、孩子的时间精力,但仍然能够到视觉训练室坚持训练的原因。上图:小患者正在做集合功能训练上图:小患者正在做聚散球训练训练人群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训练室4%的患者为成年患者,曾经成功治疗一位成年矫正视力不良的患者。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患者已经超过例,还包括一些从北京、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地转诊过来的患者。5
视觉训练可以帮我们做到更多视觉训练能做的还远不止这些。在美国学习期间,我还接触到视觉训练治疗脑外伤的案例。当时,一位建筑工人头部受到约90公斤重的铁柱击伤造成脑震荡,导致头疼、走路不稳、眩光、头动时眼晕,驾照被取消。检查发现患者视野范围缩小、融像范围减少,调节不足、立体视功能异常。太平洋大学视光学院视觉训练室Laukkanen教授首先给予他棱镜处方,解决了走不不稳的问题、染色镜片解决眩光的问题。针对患者症状和体征除了改善患者的调节、集合功能以外,还训练患者的眼球运动功能、周边视野的感知能力、视觉记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每周到训练室训练1次,在家训练5次/周,每次15-20分钟。上图:江洋琳博士(左)在美国陪脑损伤患者做视觉训练在经历长达半年的训练后,这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不仅可以外出与孩子们踢球,而且重新申请拿到了驾照。可以说,视觉训练让这位脑外伤患者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一位7岁的美国小朋友。他因阅读困难学校老师推荐视光门诊检查,经过规范的检查发现这位患者排除了阅读障碍(dyslexia)疾病,诊断为与视觉相关的阅读困难,除了调节、集合异常以外,还有追随、扫视功能障碍。经过3个月的调节、集合以及眼球追随运动、扫视功能的训练,患者开始可以阅读简单的读物。家长对训练效果非常满意。可想而知,如果这位小朋友没有被及时发现阅读困难这个问题,在学校很容易被认为差学生。幸运的是,他通过视觉训练改善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想,这个影响对孩子的一生其实不可估量。在视觉训练的实际操作上,美国的视觉训练更注重一对一的引导,让患者能充分意识到视觉训练过程中眼睛发生的变化、大脑对眼睛发生变化的感知,通过这些视觉体验训练大脑主动对眼睛的控制能力,只有让大脑学会控制眼球运动的视觉康复才是真正的视觉训练。可见,真正的视觉训练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视刺激训练提高视力那么简单,好的视觉训练对视觉训练师的技术要求也高,其中,具有双眼视功能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能更好地理解视觉训练。6
总结最后,引用DrChun的话来做总结:视觉训练不是使肌肉更强壮,而是让大脑更好的去控制肌肉;视觉训练不是教孩子如何去阅读,而是让他们的阅读更舒适、更有效;视觉训练会改善视觉行为,从而改变人生宽度和高度。
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工作室
--
门诊地点:医院
(和平区甘肃路4号)
来源眼视光观察资料库文字版权归江洋琳博士和眼视光观察所有值班编辑
李静总编
张玲合作/投稿邮箱
Lynnz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