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飞幼儿园
保健小贴士
——科学护眼防控近视
眼保健
核心知识要点
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眼睛异常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眼病筛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眼健康习惯。
学龄前期(3-6岁)
家长若发现幼儿视物距离过近或眯眼、频繁揉眼、眼位偏斜或儿童自己表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诊。
家长至少每年要带幼儿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儿童双眼视力3岁0.6、4岁0.8、5岁及以上1.0为基本正常,视力若不能达标,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主要是由于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或发育滞后等所致,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关于弱视
弱视主要是由于斜视、远视和散光等原因造成的视力发育停滞,患病率2-4%。
弱视的表现:弱视表现为视力差,戴镜矫正不能立刻提高视力;单眼斜视引起的比较容易发现,但远视、散光表或屈光参差等引起的弱视现因无特殊的异常表现而常常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
弱视可以治愈吗?可以治愈。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前治疗效果更佳;一旦错过了儿童视觉发育愈的可塑期则会造成终生的视觉缺陷。
散瞳验光是确定视力异常原因、准确检查儿童远视、近视或散光度数的必要步骤,正确使用散瞳药物对儿童眼睛和身体无伤害。
对于经过散瞳验光后需要配戴眼镜的儿童,应当及时戴镜矫正,帮助儿童解决眼部聚焦的缺陷,使得视网膜成像变得清晰、视力提高。
如果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戴眼镜矫治,则会延误治疗,严重者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甚至会留下终生遗憾。
近视的先兆
近视发生的先兆表现是看远处物体比以前模糊,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并遵医嘱正确矫正。
如果该戴眼镜而不戴,反而会加重近视度数的增长。
确诊近视后应尽可能延缓近视进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而出现致盲性并发症。
不要寄希望于成年后的激光近视手术,激光近视手术不能减少近视并发症。
近视无法治愈,不恰当的近视矫正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科学护眼和防控近视
谨记“两减一增"
减少电子视频产品使用时间
每次20分钟,每天累积不要超过1个小时。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做到保护视力三个“20”法则: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2小时以上“目”浴阳光的室外活动。户外活动能增加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降低近视患病率。
读写和握笔姿势,做到三个"1"
眼睛距离书本1尺、身体距离桌子边缘1拳、握笔时手指尖距离笔尖1寸
均衡营养,不偏食不挑食
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少吃:甜食、零食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睡眠时间
附:上海市儿童青少年
近视防控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此,我们向全体家长、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针对家庭,我们倡议:
1.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2.减轻课外学习负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不要盲目参加、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尤其应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体育作业,使其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3.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4.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5.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当孩子出现眯眼、频繁揉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和字时,应意识到可能发生了近视,医院就诊。
针对学生个人,我们倡议:
1.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