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方堂近视斜视,想个办法吧,看针灸

小编导读

“我家孩子最近眼睛不大好,總是跟我說看不清東西,可能是近視了,我可發愁了。”

“我家孩子眼睛也有問題,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是斜視,我也正發愁呢。”

近視、斜視怎麼辦?不想讓眼鏡束縛在臉上,不想接受手術治療,還有別的辦法嗎?當然有了,何不把針灸療法試上一試?

近视

近視是眼科常見多發病症,青少年近視的形成有諸多因素,從生理上講最常見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後軸較長,平行光線經過曲折後,物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在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故不能看清遠距離之物體。但對來自5米以內的光線,則可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1.取穴

分兩組取穴:睛明、瞳子髎、風池、合穀為一組;球後、攢竹、陽白、翳明、光明為一組。

图片来源:《经络腧穴学》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

2.操作方法

針睛明時,醫者右手拇、食兩指持針柄,中指先輕輕將瞳仁向外推移,此時將針輕輕下按徐徐直刺0.5~0.8寸,禁提插撚轉,用刮針手法。針球後穴時與此法同,只是將瞳仁輕輕向上推。翳明直刺0.5~1.2寸,撚轉手法。餘穴按常規針刺,提插撚轉手法,間歇行針30分鐘,10分鐘行針一次,每日針1次,5天為一個療程,兩組穴按療程交替使用,療程間隔2天。

針灸治療近視眼效果良好。針灸治療近視眼多以局部取穴或鄰近取穴為主,常用的穴位有瞳子髎、四白、睛明、陽白、攢竹、絲竹空、球後、魚腰、承泣、風池、大椎、肝俞、合穀、光明、足三裏等,與其他眼病的取穴基本一致。以上穴位可分成兩組交替針刺,以保持其穴位的敏感性,有利於提高療效。但總的來看,遠期療效還不夠理想,有報導指出,針後2年僅有30%左右保持針時的療效,與編者觀察的結果相近,當然影響遠期視力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眼睛的保護、體質差異等。近視的發生發展,多與用眼時間、光線、距離等不適有關,故在治療本病的同時,應注意近視眼的預防保健,做到防治結合。為此對學生應做到“二要求”:讀書寫字的姿勢要端正,眼睛距書本要保持50釐米左右;連續讀書或寫字1小時左右,要休息10分鐘左右或遠眺片刻。同時要注意“六不要”:不要在光線過暗或過強處看書寫字;不要在走路時看書;不要歪著頭看書或寫字;不要寫太小的字;不要躺著看書;不要看字體太小或印刷不清的書。

斜视

斜視根據原因不同,可分為麻痹性斜視及共軛性斜視。麻痹性斜視是由一條或幾條外眼肌成部分或完全性麻痹所致。常由於外傷、炎症、腫瘤、中毒及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損傷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經所引起,這種斜視的眼球向麻痹側轉動時受到限制,如內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向內轉動,稱麻痹性外斜視;外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轉動,且成內斜位,稱麻痹性內斜視。並有複視,及因複視而至頭暈、噁心等症狀。共軛性斜視是眼球轉動各條肌肉力量的不平衡而產生的。眼球肌肉的先天性發育不正常,或眼球的屈光不正常,如近視、遠視等都能引起眼肌使用方向的不平衡,而出現共軛性斜視。這類斜視眼球向各方向轉動不受影響,亦無複視。

1.取穴

內斜:取穴分兩組,承泣、合穀、魚腰為一組;球後、太陽、外關、瞳子髎、太沖為一組。

外斜:取穴分兩組,上睛明(位於目內眥角上約0.2寸,斜刺0.5~1寸)、光明、四白、合穀為一組;下睛明(位於目內眥角下約0.2寸處,眶下緣內方,針刺0.5~1寸)、風池、攢竹、太沖為一組。

图片来源:《经络腧穴学》

2.操作方法

雙眼斜視取穴雙側,單眼斜視取患側,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適當淺刺,用撚轉刮針手法,間歇行針30~60分鐘,10~15分鐘行針一次,每日針1次,1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間隔2~3天。

有人報導針刺治療34例斜視患者,痊癒18例,占53%;顯效12例,占35%;好轉2例,占6%;無效2例,占6%。效果是比較顯著的。從有關報導來看,針灸治療斜視療效較好,操作簡單,值得推廣應用。

博方堂简介:

博方堂中医门诊部

博方堂名称源自于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所言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意在传承前人之智慧,采集各家之所长,融会贯通服务大众。

“方”是中医精妙汇聚的外在体现,医家的经验与成果都以“药方”的方式流传后世。“方”还有有形和无形的不同,除了有形的处方作为载体外,它更体现了中医人对人体和世界观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关于健康的解决之道。

堂为融汇一堂,服务大众。公司坚持以中医之道积极干预现代人的生活起居,传播践行中医健康的养生文化,采取私人定制化的养生方式,治未病、调慢疾,控恶疾,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在业内率先倡导并推行“多维辨证”、“保健处方”"顺时调养"等创新性中医服务,为全球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下设博方堂中医馆、博方堂调理馆、调理有方养生馆三大品牌。

行便民之道、开靠谱医馆、做最美医生。

博方堂∣一个有逼格的养生馆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xsss/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