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视光师必看的视功能检查流程上

很多人刚配的眼镜会不舒服,这可能跟配镜处方有关系,合适的配镜处方不单单指的是准确的度数,还需要参考眼睛的视功能。因此,视功能检查在验光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视功能的检查流程。

1

Worth4-dot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RL),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GL),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以下情况都属于正常:三绿一红、或者二绿二红、或者三绿一红与二绿二红互相转换、或者1个半红两个半绿)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被检查者的左眼被抑制。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被检查者的右眼被抑制。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2

立体视筛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并且有立体感,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3

远距离水平眼位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被检查者完全矫正屈光不正,远用瞳距。

2.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2△BI(测量镜)。

3.视标为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当水平分开得太多,可以适当减少BI棱镜,反之,成立;当上下分开得太多,可以适当减少BU棱镜,反之,成立。如果还是不行,证明被抑制了,可以交替遮盖,进行脱抑制后再检查。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感受左上方的视标。

6.逐渐减小左眼BI的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棱镜的底向的度数。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棱镜底向的度数。

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当再次检测结果差值大于3个棱镜度时,证明检查误差太大,需要重新检查。

4

近距离水平眼位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近用瞳距。

2.近用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cm处。

3.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2△BI(测量镜)。

4.视标为小方块视标或水平单排近视标。

5.检查方法同远距离隐斜量检测。

5

梯度法AC/A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40cm处。

2.双眼同时打开,请被检眼注视视标最好视力的上一排视标的中间标,双眼同时增加+1.00D球镜度,放松调节,测定其眼位(方法同近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3.双眼前加-1.00D球镜度,刺激调节,再测定眼位(方法同近水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小结:以上内容所讲的是关于眼睛的融像、立体视和远近眼位的检查流程。

眼镜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医疗器械,其验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多程序检查诊断过程,必须进行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

来源:眼视光科学杂志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眼镜店装修、店面陈列等知识,一起来充电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xsjz/5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