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斜视家长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看着孩子有“斗鸡眼”,医院诊断却不是斜视。而有的孩子看起来眼睛正常,医生却说有点斜视需要治疗。斜视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要怎么治呢?
“真”“假”斜视,善分辨
斜视最常见有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和外斜视,另外还有上斜视、下斜视、内旋斜视和外旋斜视。
很多家长误认为自己孩子“斗鸡眼”,是由于亚洲人面部的特征小时候往往鼻梁比较宽扁,有不少宝宝内眼角有赘皮把眼角遮住了,使黑眼球看起来好像贴着鼻梁,很像“对眼”。但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很快就能排除,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假性内斜视。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斜视?
首先排除假性斜视。有些孩子因为鼻梁扁平宽阔,或内眦赘皮使内侧眼白暴露少,看上去像是有内斜视,但实际没有。有些孩子眼距过宽,或伴有眼眶畸形会误认为外斜视,但实际上眼位是处于正位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爱愣神、歪头看东西、户外或阳光下孩子会闭上一只眼睛、双眼位置不对称等症状时,就要提高警惕,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患有斜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仅从眼睛的外观判断孩子是否斜视。因为在临床上假性斜视比较常见,在儿童时期是不需要治疗的,伴随儿童生长发育大多数孩子外观上会逐渐改善,若怀疑孩子有斜视,医院就诊。另外,如果孩子在户外强光下常常喜欢眯一只眼,或常常采用歪头、侧脸、抬下巴等特殊头位来视物,家长需用相机拍下这些场景收集好资料,并医院就诊检查。*诊断斜视,一般需要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还要排除眼睛其它疾病的检查。
斜视终身受害,应尽早治疗
如果孩子是真的斜视,不及时治疗的话,可不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如果拖延太晚,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发育,孩子将终身成为“立体盲”。
1.“立体盲”即看物体失去立体感
我们正常人的视觉功能看物体有立体感,而斜视会影响人判断物体间的的远近距离、深浅以及凹凸程度的能力。
2.长期斜视还可能会引发弱视,叫斜视性弱视
这两种眼病都是不能自愈的,一般要先治疗弱视再治疗斜视,治疗弱视是很漫长的过程。
3.造成心理疾病
外观的异常可能造成儿童心理发育异常。外观的异常会使孩子自卑、内向、自闭、社交障碍,严重时会出现心理扭曲。
成人后才出现的斜视,治疗后双眼视觉功能一般会恢复到病前。而儿童一般不会恢复到之前,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期,在这期间出现斜视会影响视觉的正常发育,治好了影响也不会自动消除的。
斜视以手术治疗为主
大多数斜视只能手术,其他治疗方式效果甚微,而且只有小部分斜视,才会考虑用其他保守方式治疗。而诸如按摩之类的方法,其实更没有什么效果。
斜视治疗方法:
1.如伴有高中度远视的斜视,匹配屈光度后,可能会部分或者全部矫正内斜视。
2.有些斜视,可以考虑三棱镜治疗,就是在镜片上附加三棱镜度数,部分或完全矫正患者的斜视度,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用于度数小的斜视等情况。
3.药物治疗,如眼外肌内注射肉毒素,来减弱眼部肌肉的力量,改善斜视。
4.斜视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斜视手术并不复杂,创伤也不大,不必有什么心理包袱。
专家提醒斜视和弱视是儿童常见病,都是越早治疗越好,如果家长发现小孩的眼睛有斜弱视倾向,医院进行仔细检查。但是很多斜弱视患者家长疏于了解,因而导致患儿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说别让斜弱视“毁”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