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力的发育,是一个由低常到正常的过程。
新生儿远视
新生儿由于眼轴短,一般可有+2.5~3.0D的生理性远视(也就是远视度数为~度),称为新生儿远视,这种远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球的发育而逐渐消失。
低度数的远视能通过调节克服,看远看近的视力一般正常;
而中高度远视多有明显视力下降,有的不能通过戴眼镜矫正,这部分远视眼患儿两眼度数相差较大。绝大多数要发生单眼弱视和斜视,据统计在弱视患儿中,远视眼占了八成多。
同时远视眼容易发生内隐斜或内斜视,如果双眼远视程度不等,斜视多发生在远视度数更高的一眼。
治疗上学龄前儿童生理性远视无需处理;中高度远视可根据患儿的眼位情况,予以处方配镜,青少年学生如果出现视物疲劳,阅读不能持久等症状,即使低度远视也应该配镜。
伴有弱视和斜视的,在佩戴合适眼镜的基础上进行弱视训练和视功能训练。
(各年龄段的视力和屈光状态参考值)
青少年近视
单纯性近视一般在学龄期发病,度数一般在-6.0D(近视度)以下,通过佩戴眼镜能够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单纯近视的发展在身体发育成熟后,一般成年以后就近视度数的发展趋于静止。
病理性近视一般在-6.0D(近视度)以上的近视,有遗传因素,中年后病变可发生各种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
斜视
斜视的种类有很多,在视力发育过程中由于屈光因素也可引起斜视,例如中度的远视容易引起内隐斜或间歇性内斜。
部分的患儿在扩瞳验光配镜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眼位,并进行保守治疗,定期的门诊随访,扩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并配合功能训练,伴有弱视的同时进行弱视治疗。
但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斜视有不同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还有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时机的选择,需要在详细检查后制定。
由于斜视不仅对容貌上有影响,不正常的眼位会让孩子错失掉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早期发现就诊很重要。
简单方法是用手电筒照在孩子两眼角膜(眼黑)上,观察两角膜上的这个光点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是双眼反光点都在眼黑正中间,如果有不在正中间的,医院进一步检查。
弱视
是一种与发育密切相关的比较常见的眼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
6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眼睛出现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就容易形成弱视。
当孩子在阳光下一眼眯缝怕光、看书看电视时歪头、偏脸、看东西很近这些异常举动或者已出现斜视,需要考虑弱视的可能。
正常情况下3-5岁视力为0.5或以上,6岁视力为0.7或以上,8岁视力可达1.0。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上述指标,家医院检查。
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关系很大,年龄越小,一般治疗的效果越好。
在3-5岁为最佳治疗期,这时候80%以上都可以治愈。通过一两年的治疗和视觉训练,在上小学前基本可治愈。
对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
弱视儿童大多伴有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马上为孩子配好眼镜,戴眼镜是弱视儿童治疗的基础,眼镜要坚持带着。
日常保护儿童的眼睛,多点微水,保护眼睛。预防儿童近视、远视、弱视的发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