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有些患者会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同时还有其他的情况出现,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运动不平衡等情况,很多孩子因为脑瘫的存在而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做训练呢?
脑瘫患者走路不稳,可进行以下训练:
爬行训练:
目的是促进上下肢分离运动及身体移动的感觉获得。人体的移动是在身体各种功能配合的基础上完成的,正确的爬也必须具备抬头、竖颈、四肢支撑能力、重心转移能力等。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能单纯、刻板地重复着某个动作进行练习,应注意整体。
精细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主要指手部小肌肉的活动,是患儿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主要包括抓握动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握笔、绘画、书写和生活自理动作技能,还包括手的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和双手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顺利发展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是个体其他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运动训练
根据脑瘫患儿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康复训练。
站立行走基础训练
辅助加主动式。动作由家长辅助逐步转化为患者主动完成。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患儿,家长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其足跟,以手掌压向其足心,使患儿的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尽量小于90°。
康复训练只能够起到治疗时辅助康复的作用,同时提醒患者家属面对脑瘫要积极的治疗对抗,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家长一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