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能看清,为什么是近视啊?”
在“猫头鹰护眼计划”校园视觉健康公益筛查中,猫头鹰团队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不少孩子在做视力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中的一只眼睛是正常的;而另一只眼睛是看不清的。
小鹰:单眼近视:一只眼正常,一只眼近视。
图:近视相较于双眼视力异常而言,单眼近视在生活中很难被发现。毕竟,大多数人在能够看清的情况下,是没有遮眼视物的习惯,也就缺少了发现“近视”的机会。
在视光学上,单眼近视其实是人眼屈光参差的一种。而我们一般把两眼的屈光状态不相一致者,称为屈光参差。
今天,小鹰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屈光参差。1屈光参差的发病原因有研究结果显示,屈光参差的内在原因是因为两只眼睛的眼轴长度不同,不同的眼轴增长速度是产生屈光参差的主要因素。屈光参差的发病原因具体可从先天和后天因素着手分析。先天因素原因:屈光参差者出生时,双眼就有明显的屈光状态不对称、眼轴发育不平衡等。
图:屈光参差
后天发展原因:新生儿的双眼在正视化的过程中发展进度不同,可能引起屈光参差。同样,在后天用眼环境中,不良的用眼习惯也会进一步加深屈光参差。2屈光参差的危害屈光参差对青少年的视力发育存在很大影响,合肥市庐阳区青少年视力保护基地眼视光专家高亚伟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一旦发现有屈光参差,应尽早矫正巩固其双眼视力,防止弱视和斜视的出现和发展。屈光参差的危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双眼协调能力下降,极易产生视疲劳
屈光参差者由于双眼度数差别较大,协调能力较差,在注视同个物体时,左右眼产生的调节反应量不一样,眼睛转动的量和调节的量比值出现异常,极易导致视疲劳。
图:视疲劳大脑融合困难,视物失去立体感
当两只眼度数不同时,成像的大小也有所区别。屈光参差较大时,双眼成像会有很大差异性,大脑不能将其顺利融合,双眼视物便会失去立体感。
单眼负担过重,导致度数进一步增加
人体是一个协作运行的系统,屈光参差者在生活中会更依赖于视力好的那只眼睛视物,那么这只眼睛便会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很容易产生视疲劳,近视度数也会进一步增加;而另一只不经常使用的眼睛会处于被抑制状态,两只眼的屈光参差也会被进一步拉大。
长期抑制的那只眼睛可能会弱视、外斜视
近视性屈光参差中,屈光度数小的眼睛会比屈光度数大的眼睛看东西更清楚。
当两眼度数相差较大时,大脑无法将物像融合,就会命令屈光度数小的眼睛工作,而抑制屈光度数大的眼睛。时间一长,被抑制的那只眼睛就会发展为弱视眼,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会发展成外斜视。
图:外斜视小鹰:弱视,即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的现象。3屈光参差的矫正方法对于屈光参差,目前最常用的矫正方法是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进行屈光手术。框架眼镜
利用框架眼镜治疗屈光参差是临床上常用且性价比较高的方法,但由于镜片和角膜之间存在12mm左右的镜眼距,因此佩戴框架眼镜会产生像差。
一般来说,镜片度数相差25度,会产生0.5%像差,我们大脑能耐受的像差最大是5%,也就是双眼镜片度数相差不超过度。
图:框架眼镜因此,对于成年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度数相差小于度,可以使用框架眼镜治疗,且此时度数需要给足或者尽量给足(以成年患者的舒适度为标准);对于青少年,由于其适应性较强,度以下患者可以使用框架眼镜矫正,且尽量足矫,以帮助眼睛各方面功能的发育。
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的效果最为明显,因为接触镜是直接戴在眼角膜表面的,因此其物象大小接近于正常眼,能有效矫正中高度的屈光参差。如果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角膜接触镜。
屈光手术
有调查发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均优于应用传统的框架眼镜和接触镜矫正者。
图:屈光手术临床医疗上,最常用于屈光参差治疗方面的手术为准分子激光手术,具体细分为PRK、LASIK、LASEK。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屈光参差的作用是通过对一眼或双眼角膜进行切削,减少其屈光度和屈光参差程度,较符合眼的生理状态,使融合功能加强。
由于手术是直接作用于角膜,这样就避免了光学像差,有利于提高视力、改善立体视。
-Theend-
文字/排版:小鹰同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