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黄先鸿
人的身体实在太过精密,系统地评判体态确实复杂,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体态的要求只要达到“美观”“健康”即可,不必像教科书里那般吹毛求疵。
体态标准与否取决于身体的「平衡」。我们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不外乎坐卧走跑这些基本动作,他们涉及了身体的前后平衡、左右平衡、旋转平衡,解决了这3点基本就满足了“美观”“健康”的要求。
前后平衡:
身体的后仰会用到图中红线位置的肌肉,前屈则用的是黄色线肌肉。这两组肌肉的作用就像固定帆船桅杆的绳子一样,用于保证身体的前后平衡。但是沿线的肌肉并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一块块分开的,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就会导致其中某一段肌肉过紧或过松,为了保持整体的平衡,沿线上的其他肌肉就会代替他发力,久而久之,代替发力的肌肉就会变粗壮,被代替发力的肌肉就会萎缩,就造成了异常体态。
自我判断前后平衡,先要给自己拍一张侧面的照片。标准的体态应该是头—肩—骨盆—膝关节—踝关节呈一条直线并且垂直于地面,这个姿态身体前后沿线上的肌肉发力最均衡。
对比异常体态和标准体态的肌肉长度,就可以看出哪一块肌肉出了问题。僵硬疼痛的部位往往是肌肉缩短紧张造成的,也可以用按压即痛的方式来定位紧张的肌肉。图中左边是由于竖脊肌力量太弱,腘绳肌代偿发力导致的;右边则相反。
左右平衡:
找一个座面比较硬的椅子,正坐10分钟不要动,较疼的那一侧骨盆位置比较低,承重更大。说明你已经有脊椎侧弯的问题。再用前面分段式的方法找出异常的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果你平常很喜欢这么站,那身体左右失衡的几率很大哟。根据图中的画线就能看出这个妹子腹部、髋部两侧肌肉紧张程度不一样。即使站正了,她的重心也会偏向左脚。
旋转平衡:
正坐,保持肩膀不动,头部左右旋转,看左右视野范围是否有偏差,视野较小的一侧斜方肌和枕下肌群会比较紧。
正坐,骨盆不动,旋转躯干,看肩膀左右两侧旋转的角度是否有偏差。角度较小的一侧也会有肌肉紧张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在你走路、跑步时放大,因为转体的肌群的沿线是一直到腿部的,你向右转体不足,会影响到迈右腿的力量。这种发力的极致就是足球运动员:
梅西在射门时躯干在用力向左旋转,甚至用力摆动手臂,让左脚使出更大的力。
前后平衡的肌肉:
左右平衡的肌肉:
旋转的肌肉:
图片出自《解剖列车》
骨盆前倾、高低肩、长短腿、O型腿、X型腿、含胸驼背……这些都是肌肉失衡的后果,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俯视这些问题时,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因都是大同小异的。最初我们只是肌肉的紧张,慢慢地越来越严重,造成的关节的变化(腰间盘突出、关节半脱位),更严重的则会影响骨骼的形态。很多疾病就是这么来的。自我纠正的方法是松解(拉伸按摩)和激活(抗阻力收缩)对应肌肉,具体每一块肌肉的锻炼方法,大家百度一下,知乎里也不少。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自我纠正方法,正如
虎柔教练所说,体态是为动作服务的,进一步完善体态,还需要对基础动作模式进行评估、改善、固定。这是个治标和治本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大家学会了方法后,要多多帮助身边的朋友哟。
(题图来源:Y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