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新教材和新生分班已尘埃落定,
家长又开始操心另一件事:排座位!
调查发现,
有三分之二家长对排座位有特别的要求
平均下来,每班都有1到2位需要照顾的孩子......
(图为网友个人划分的座位区域)
教室里,到底哪个位置是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
根据班主任们的反馈,尽管爸妈们请求照顾的理由大相径庭,可大家看中的位置出奇一致:中间、靠前,但是不要第一排。
花小编脑补了一下画面,画了一张模拟图,大致如下:
爸妈为什么要这么选?一.家长在拜托老师排座位时给予一定照顾,绝大多数家长是不得已。“不得已”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身体方面的,二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其中,身体原因占了七成以上。
例如,因为孩子近视,已经佩戴眼镜了,所以希望座位靠前;也有因为孩子有点弱视,医院证明,希望座位不要离黑板太远;还有是因为孩子有点斜视,医生建议座位要靠中间......梳理了一下,想居中、靠前坐的孩子们,身体方面主要有这些特殊情况:
近视(最严重的孩子,先天近视度)
弱视
斜视
听力问题
过敏(靠近窗帘会有不适反应,所以不能靠窗坐)
二.大家普遍不看好第一排的位置,一是担心距离老师太近,孩子会有心理压力;二是如今爸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既怕电子白板影响视力,又怕擦黑板时扬起粉笔灰影响健康。
其实花小编想说,现在老师的教学用具很多,所以黑板的使用率下降,粉笔灰没想象中那么夸张好吧......
三.除了身体方面的原因,有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居中、靠前坐,是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欠佳,在幼儿园时就调皮好动。爸妈们认为,假如没有老师近距离盯梢,恐怕捣蛋鬼上课时也完全停不下来。所以时时刻刻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容易集中注意力,上课认真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理想座位”真能实现爸妈理想吗?乍听之下,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确实很不错,既照顾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又能让熊孩子们秒变学霸。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班主任们异口同声地回答:NO!
花小编采访的一位班主任说,“有一年,我带六年级。班上有个孩子特别淘气,上课时间基本在神游。我和同事试了许多招,也没啥效果,只好‘破釜沉舟’,把他的座位调到前面。”老师回忆说,“换座位的第一周,貌似有点效果,小家伙上课时会盯着老师和黑板看了。可没多久,又变回老样子。”
她总结说: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老师通常对全班孩子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