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温馨提示青少年近视防控六大误区

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仍有不少家长却不愿意让孩子戴眼镜。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这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专家指出,如果是真性近视的话,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还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除此之外,关于儿童近视的误区还有这些——

误区一

戴眼镜时间长了

眼睛会变成“金鱼眼”

不少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像金鱼的眼睛一样。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

专家指出,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而是随着近视的发展,后眼轴不断增长,逐渐变凸。

误区二

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才17毫米左右,屈光状态呈现+3D(远视度)。由于正常孩子都应该有这样的远视,所以又称作“生理性远视”。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身体各个器官都会长大,眼睛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眼球不断长大,远视逐渐减少到正视状态,如果生长发育过快,则长成为“近视”。一般在生长发育期内,一年增长的速度是1D(度)。

那么,近视眼镜为什么摘不下来?道理很简单,戴上眼镜后外界物体能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看清楚了。与戴镜后清晰的世界相比,谁又想摘掉眼镜继续回到以往模模糊糊的状况呢?

所以,近视度数加深与戴眼镜没有关系,而是由于孩子生理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再加上用眼负担的加重,以及不正确的用眼等因素。

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误区三

轻度近视不用配镜

医生通常将度以下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有人认为轻度近视不用配镜。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建议及时配镜:

①裸眼视力很差。视力低于0.5,看远时经常不清楚,需要“使劲眯着眼睛”才能看。

②双眼视力相差大。不戴眼镜矫正则会造成双眼不能同时使用,容易造成外斜视。

③调节力差。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焦点恰巧落在近视眼的“近点”上,因此不需要眼睛调节就能看近,久而久之调节功能就退化了。由于调节滞后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

④患有间歇性外斜视。外斜视的病人通常表现为集合功能差,而集合与调节常常是伴随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当不戴镜时由于少用“调节”,那么“集合”功能就会更差,导致外斜视发展快。

误区四

配镜时度数稍低(欠矫)更好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近视欠矫配镜与足矫配镜比较起来更容易导致近视增长快。因此,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使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

不同的人最佳矫正视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足矫是要求达到最清晰视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矫正至1.0。比如,一位近视患者,戴-2.0D(度)能矫正到1.0,戴-2.25D(度)、-2.50D(度)可以矫正到1.2,那么就应该配-2.25D(度)的眼镜。

误区五

孩子近视不要紧

长大可以做激光手术

近视眼激光手术,即通常所说的角膜屈光手术或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nm(纳米)波长的紫外激光准确切削角膜的光学区,重塑角膜表面屈率,通过降低中央区角膜的曲率,达到不戴镜提高视力的目的。

所以,手术是对患者的角膜组织进行切削,而且近视度数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也就越多。对于角膜本身就比较薄的患者,从安全角度来讲,根本无法选择该手术。

误区六

近视激光手术可以治疗近视

从手术的原理不难看出,近视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的曲率,让眼睛的屈光系统在不借助眼镜的情况下,外界物体的影像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眼睛由于近视已经发生的改变,如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并没有被“治愈”。

因此,近视激光手术仅仅是改善了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了近视。

专家建议

半年做一次眼睛检查

专家建议,青少年儿童医院做一次眼睛以及视力的检查,出现近视以及异常应当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和矫正,以免近视度数的加深。

另外,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近视,戴上眼镜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疗手段永远都是辅助的。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改变不良用眼习惯,每天至少2—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才是近视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们一定要科学用眼

保护视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yjxs/6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