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暑期本就忙绿的儿童眼科再迎小高峰。8月下旬,北京医院眼科日均门诊量比平日几近翻倍。除了集中在暑期进行定期复诊的儿童之外,不少家长反映:“过了一个暑假,孩子的视力怎么突然下降了?”北京医院眼肌专家刘刚主任表示,眼科门诊接诊中发现,一个假期结束,孩子近视度数涨上百度,这样的例子近两年越来越多。
此外,综合近几年的眼科门诊数据,刘主任总结了家长的十大用眼误区,这十大误区包括:孩子上小学了才 度数猛涨近距离用眼才是“元凶”
暑期本来没有平时繁重的课业,本应“给眼睛放个长假”,结果孩子的视力怎么还会下降明显呢?对于家长的疑惑,刘刚主任表示,主要原因可能与暑期虽然孩子放假了,但家长都在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结果暑期孩子的户外活动反而可能比平时上学还少,而每天宅在家里时间更多,甚至每天从早到晚电子产品不离手,近距离用眼时间更长。而真正导致近视和近视度数增长的原因正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刘主任介绍,看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明显属于近距离用眼,除此之外,看书、写作业、绘画、书法、钢琴,甚至拼乐高积木等课外兴趣都属于近距离用眼。
而预防近视的关键,是要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一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不超过30分钟。近距离用眼每半小时放松十分钟,远眺、闭目、眼保健操都可以,帮助眼睛休息放松。
值得 区分真假性近视需医疗机构散瞳验光
不少家长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孩子眼球发育尚未完成,视力下降可能是假性近视,如果过早佩戴眼镜反而失去了自然矫正的机会。对于,刘主任强调,区分真假性近视的唯一方法是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在睫状肌放松的情况下检查眼睛的屈光度。
所谓屈光度,就是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情况。视力1.0不等于正常。“视力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但并不是绝对,我们还应该结合孩子的年龄、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才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准确的视力评判结果。”刘刚主任表示,孩子的肌肉调节能力很强,看近处的时候,睫状肌收缩,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放松。因此,经过滴眼液散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验出来的才是真实的屈光状态。如果是假性近视,孩子紧张的肌肉放松了,可能之前的“小近视”就不存在了,之前的度数回复到零。甚至有的孩子散瞳后变成了“小远视”,这种假性近视是由早期的肌肉痉挛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孩子经过散瞳之后还是近视的状态,只不过散瞳前度数高一些,散瞳后度数低一些。散瞳之后核验出来的就是真性近视的成分。
需要明确的是,儿童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国内外公认的排在首位的方法是使用0.01%的阿托品滴眼液。排在第二位的是角膜塑形镜,也就是OK镜。它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晚上睡觉时佩戴,早晨起床摘掉,通过改变角膜曲率,使得裸眼视力达到基本正常的状态,第三种是佩戴蔡司成长乐和豪雅新乐学离焦镜片来缓解近视的增长。
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变长后,光线进入眼的焦点落在眼底的前方,所以视物模糊;戴眼镜矫正近视的原理是,凹透镜使得焦点后移到了眼底黄斑的位置,使得视物重新变得清晰。
普通框架眼镜并不能控制近视的增长。刘主任解释道,因为眼球是有弧度的,虽然戴镜之后眼底黄斑部位对焦清楚,但周边的图像落在了眼底后方,大脑还是会想要寻找清晰图像,容易促进眼轴向后向长长。因此,单纯戴框架眼镜对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发展并没有很好作用。OK镜的“近视离焦原理”,不仅使中央区的图像成像在眼底上,周边的图像也能落在眼底前方,这种“近视离焦”除了OK镜,目前市面上一些同样依据“离焦原理”的框架眼镜也可以起到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
不迷信网红产品建档定期检查才是王道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不少“防近视神器”成为网红产品,比如声光提醒用眼距离的写字姿势仪器、台灯,调节远近用眼距离的乒乓球训练器等。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有效?刘主任认为,这些产品的原理都是帮助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和合适的用眼距离,以及锻炼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家长不可迷信此类产品来“治疗”近视,一旦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去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佩戴眼镜后定期复诊,才是最基本的近视防控方法。
北京医院专家介绍:刘刚 眼科学硕士医院眼科临床工作20年,从事斜视、弱视、小儿眼科工作10余年,擅长弱视、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方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及成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复杂类型斜视、眼球震颤等手术的经验丰富。处理和手术治疗有独到经验尤其擅长各种斜视的手术治疗,手术治愈斜视患者近2万人。
出诊时间:每周二 下午14:00??每周五 上午09:00
?-?1593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