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原则
1月09日
幼小儿童多为远视眼,与远视关系最密切的是调节性内斜视及弱视,所以均应在睫状肌充分麻痹下:①进行客观屈光检查;②比较睫状肌麻痹前后的斜视角是否变化;③根据矫正视力判断有无弱视;④综合前三步检查结果来处方眼镜。由于儿童屈光状态逐年正视化,所以应每半年~1年重新验光,酌情更换眼镜。由于儿童经常合并斜视及弱视所以在进行屈光矫正时应注意结合以下方法。
温馨
提醒
1
过矫正和欠矫正的目的这是一种矫正屈光不正合并隐斜视(不论起因是共同性还是非共同性斜视)的简单方法,特别适用于合并轻度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完全调节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外隐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及手术后残余斜视等。
2
(1)调节性内斜视应当给予完全屈光矫正,但是有些患者初次睫状肌麻痹验光时不能充分放松睫状肌,戴镜后会残存部分内斜视,此时可以适当对该远视过度矫正。如果初次戴镜时因远视度较高不能接受时,可以加用阿托品继续放松睫状肌;或者略减低远视度数配镜,待能接受后再增加远视度数。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完全矫正远视后若残存的斜视角较大时应当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斜视角较小不够手术量时可以进行三棱镜矫正,或重新进行睫状肌麻痹,如果内斜视与残存调节因素有关时,应当重新处方远视眼镜;若依然残存较小内斜视角时,可以结合镜片光心移动法或附加三棱镜矫正。
(3)近视性屈光不正合并高AC/A引起的内斜视,应适当减少近视性屈光度数(欠矫正),或使用双焦眼镜减少患者视近时的调节,理论上有利减少内斜视。
(4)外隐斜视及间歇性外斜视,如果双眼正位的时间较多,仅仅偶有短暂时间显性斜视且无明显症状时无需手术治疗。若合并远视时可适当减低眼镜度数,增加视近时的调节性集合功能,以减轻外斜倾向;若合并近视时可适当增加近视度数,增强集合功能,减轻外斜倾向。
3
.注意事项对欠矫和过矫治疗方法可以耐受的程度依赖于患者的集合功能及年龄,幼小患儿很容易被接受,学龄期以上儿童则容易造成视疲劳。例如①远视眼合并外斜视时,如果完全矫正远视则存在加重外斜视的可能性,所以可以对远视欠矫正。若出现视疲劳且外斜视不断发展,可终止欠矫正治疗,改为完全矫正远视,并对外斜视手术治疗;②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合并弱视时不宜过分过矫正,而应对残存的内斜视手术治疗,因为增加正透镜屈光度会影响远视力,妨碍弱视治疗。由于初次睫状肌麻痹时不易完全放松睫状肌,因此还应当注意避免将调节性内斜视错认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二)双焦及渐进多焦眼镜矫正方法
适应于无论是裸眼还是戴全矫眼镜后,视远时正位或仅存在较小内隐斜视,而视近为内斜视的患者。例如: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高AC/A),治疗时可以根据屈光度适当调整视远用及视近用的眼镜片的屈光度,戴双焦、多焦及渐进多焦眼镜。有些患者不能立刻放松调节,戴双焦眼镜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时可以合并使用Fresnel压贴三棱镜或点用阿托品。
三棱镜对斜视(包括非共同性斜视)矫正作用
①减弱或消除第一眼位的斜视(包括斜视术后过矫或欠矫)、复视,增加正前方注视的舒适感,减轻视疲劳;
②减弱或消除斜视引起的代偿头位等。
2.三棱镜矫正的优缺点
①三棱镜中和矫正是一种接近自然视状态的矫正和训练方法,可以使物像成像在双眼黄斑中心凹上,刺激或恢复双眼单视的发育;
②可以全天持续戴用,较同视机等训练更长久方便,易于幼儿接受;
③三棱镜中和矫正对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较水平斜视好;
④单眼三棱镜度数小于10△时可以直接制作在普通眼镜上;⑤斜视度较大时使用Fresnel压贴三棱镜(Fresnelpress-onprism)。当复视像距离较远或斜视角超过10。时,应当调整眼镜架,在不接触睫毛前提下尽力缩短后顶点距离。Fresnel压贴三棱镜的度数超过15△后,度数越高透明度及外观越差,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缺点对斜视性弱视患者的健眼进行不完全遮盖治疗;
⑥三棱镜对矫治大角度的斜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效果不如手术好,因此三棱镜治疗只能作为斜视的辅助治疗。
长按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