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斜视度数 >> 眼睛斜视 >> 百度

百度

2月1日一大早,

贾静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长文,阐述了她的女儿咘咘半年前在学校的体检中,发现女儿咘咘的眼睛有些问题,便将医院去检查。遗憾的是,咘咘被查出患有弱视,两眼视差高达度。

顿时该消息刷爆网路,成了娱乐圈的今天的头条消息。无数人跟帖,有说,我也是…。有说,不怕,我就是弱视的,已恢复,治疗12年…。竟然引发了无数网民的共鸣。

今天,我就来聊聊近视基因以及弱视基因。

弱视的主要原因包括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在弱视的定义中还包含“无器质性病变”,无器质性病变就说明了对眼球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需要注意高度近视相关的并发症。单纯弱视需要在7岁之前治疗,超过12岁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但弱视不会导致失明,成人弱视一般比较稳定。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等。

非综合征性先天性白内障(NCC)

先天性白内障指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出生后不久即形成白内障的疾病,此病特征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复视,导致婴幼儿失明或弱视,失明儿童中有22~30%为白内障所致,已成为儿童失明的第二位原因。

不完全性白内障则常表现为视力低下、斜视、眼球震颤。

非综合征性先天性白内障(NCC)是引起儿童中至重度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它是胚胎期晶状体代谢异常而导致其透明度下降的疾病。患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年内发病,造成不可逆弱视。单眼或双眼白内障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逆弱视。所以,对先天性白内障应及早在出生后1个月内诊断和治疗,以使患儿达到最好的视功能。

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白内障(部分基因)

显性遗传性(AD)白内障的基因位点

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病因主要有环境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和孕期母体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约1/3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已确定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遗传、染色体的重复和缺失。

已报道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相关致病基因约27个:

CRYAA,CRYBA1/A2,CRYBA1/A3(17q11.2-q12),CRYBA4,CRYBB1,CRYBB2,CRYBB4,CRYGC,CRYGD,CRYGS,

GJA1、GJA3c.AG(p.Y66C)在家系患者中共分离,点突变c.AG,GJA8第2个外显子的CT(P88S),T(D47Y),MIP,BFSP1(20p11.23-p12.1),BFSP2(3q21-q25),MAF(8q24,RP),HSF4(16p22.1,LP),PITX3(10q25),PAX6,FOXE3,EYA1,CHX10,FTL(19q13.33),EPHA2(1p36.13),GALK1(17q25.1),GALT(9p13.3),GCNT2(6p24.3-p24.2),CCV,CTPP,CCNP,CCSSO,CTAA2,CCA1,CPP3,CHMP4B(20q11.22),LIM2(19q13.4)。

晶状体蛋白功能缺陷:

转录调控因子异常:

总之这些证据说明白内障是存在遗传因素的,为了确诊疑似遗传因素的白内障疾病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来进行确诊。

白内障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对造成瞳孔区遮挡的白内障,经视功能评估具备基本视觉能力的患儿,应该及早手术摘除白内障。儿童白内障手术和成人不一样,而且,要考虑是否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一般来说,2岁以下儿童最好采用角膜接触镜或眼镜作为术后屈光矫正。2岁以上患儿可作人工晶体植入。由于晶体后囊膜很快出现混浊,有时可在术后数周内出现,即使轻微的后囊膜浑浊也可引起弱视,所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常需同时作后囊切开和玻璃体切割术。别把手术想的很痛苦,白内障手术一般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将采用超声波击碎摘除晶体,再以人造晶状体替换浑浊晶状体。手术在5~10分钟完成,患者没有明显不适。

晶状体也不是越贵越合适,人工晶状体的种类很多,但并不是越贵的越适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帮他们选择。如果是做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为了手术安全性一般会选择体积小的折叠软性晶状体。如果对视物要求比较高,可以植入晶状体。

术后如发现弱视,应及时治疗,术后1周即可佩戴角膜接触镜或眼镜,遮盖疗法则取决于弱视的程度如患者年龄。

做晶状体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需要及时眼光配镜,矫正术后屈光不正,避免弱视形成。非婴幼儿期患儿可同期或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近视基因

无数研究证明,如果父母是近视眼,那孩子就更有可能也得近视。在中国广州15岁青少年中,如果一对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率就会高达83.3%;如果父母有一方近视,那孩子近视率要更惨一点,88.9%;如果父母视力都很好,那孩子近视率就会下降到68.2%。有一个叫ZENK的转录因子被发现与眼睛发育有关。如果给小动物戴凸透镜眼镜,眼睛发育的结果是眼轴会变短,这时发现视网膜无长突细胞中的ZENK含量增加了;反之,如果给小动物戴凹透镜眼镜,眼轴会变长,而视网膜无长突细胞中的ZENK含量也减少了。这说明ZENK与抑制眼轴的生长有关系。将老鼠中的ZENK基因敲除掉,老鼠的眼轴变长,出现了近视。由此可以推断,如果一个人的ZENK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个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比较差,那么他就容易近视。

按照近视度数来分,近视可分为轻、中、高度近视3个层次:度以下是轻度近视,度~度是中度近视,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

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为高度近视;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另一方为近视基因携带者,子女50%为高度遗传性近视;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但也有的表现不完全。

当然,遗传只能解释一部分近视例子,并不能解释所有近视,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仅仅在一代人之后近视人数就翻倍上涨。

环境因素或许是导致近视率越来越高的主因。

高度近视的人都存在SCO2基因缺陷,而家族里不高度近视的人,没有SCO2基因缺陷,研究人员还发现其他个高度近视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人体中可能诱发近视的很多基因。

这些发现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也有多种,例如像AD遗传的有ZNF,LAMA1,PTPRR等;AR遗传的有GNG2和SIX4;X连锁遗传有关的基因:如OPN1W等。

所以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还是和遗传有关系的。如果要是高度近视其实建议可以做个基因检测来确诊,但往往大多数人可能接受度不高,因为无论是不是遗传因素引起的,治疗可能都一样,不能引导治疗方向的检测容易有必要性的质疑。但从判断后代遗传风险角度考虑还是有必要查一下的。

色弱基因

男性色觉异常与女性色觉异常婚配,无论是子是女,悲剧一定发生,肯定色觉异常。

男正常,女性携带者:

正常男性与女性携带者结婚,其女儿有1/2的可能性为正常,1/2的可能性为携带者;儿子则有1/2的可能性正常,1/2的可能发病。

男正常,女色觉异常:

儿子肯定发病;女儿肯定为携带者。

男色觉异常,女正常:

男性色觉异常与正常女性为非携带者结婚,儿子肯定正常;女儿肯定为携带者,虽然正常,但她的儿子有可能是色觉异常。

男色觉异常,女也色觉异常:

男性色觉异常与女性色觉异常婚配:无论是子是女,悲剧一定发生,肯定色觉异常。

还有一种比色弱、色盲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全色盲,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如果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

全色盲者,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我们经常能够接触的动物——狗,就是全色盲。

全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眼病,是因为基因缺陷造成的,以下两种突变基因引起的全色盲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

全色盲1型(CNGB3基因突变引起)

全色盲2型(CNGA3基因突变引起)

色盲与X染色体有关,有病的男士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遗传这种疾病,一般是不遗传的,当他的妻子是一条X染色体中缺陷基因的携带者时,检查妻子是否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就足够了。如果妻子的X染色体没有缺陷,那么所有孩子都会健康,而女孩只会是这种突变的携带者,一方色盲不影响试管婴儿。

医院一般不查这个色育染色体问题,倒不是考虑这种检查的复杂性,而是这种病理学没有严重的临床意义。DNA检测父亲一方有色盲不能推断儿子也有色盲。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色盲基因在X上,Y上无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群体中,Xa基因频率等于XaY的基因型频率。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女性,所以女性中的色盲基因Xa基因频率等于男性。也就是说,在人群中,色盲基因Xa的基因频率在男女中相同。

比如,人群中,Xa%为1/60,在男女中的Xa基因频率也是1/60。

男性中,男性色盲的发病率是1/60。

女性中,女性色盲的发病率是1/3。

女性算法:

根据遗传平衡公式,设p=XB,q=Xb,那么

p2(XBXB)+2pq(XBXb)+q2(XbXb)=1

由此可算出女性中,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为q2。

再回到你的问题,男性中,男性色盲的发病率就是色盲基因的基因型频率。

总之,视力问题,是个多基因复杂问题,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是哪个基因或哪几个基因引起的疾病,经过正规并且是漫长的治疗,有的能够治疗,并且能够恢复到正常视力,有的经过治疗,能够得到改善,有的,根本就没有方法治疗。最后,希望大家正确对待医学的局限性,别再出现类似#艾芬在爱尔眼科治疗后右眼近失明#的事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yjxs/11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