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知识性竞争的加剧和教育体系的改变,儿童青少年从小就开始学习各方面知识。而80%的知识信息摄入通过眼球。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看书写字,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被认为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后天因素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报显示,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为21.9%。自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部署近视防控工作以来,多地综合施策,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高度近视防控问题刻不容缓。
为了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以下几点还是很重要的:
1.鼓励儿童青少年每天尽量在自然光线下,户外活动两个小时以上。
2.定期进行检查随访,了解屈光度数,眼底变化情况。
3.根据个人情况,必要时通过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框架眼镜、多焦软镜等光学或药物方法,帮助延缓眼轴增长速度。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超过了80%;从近视不同程度来看,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有10%是高度近视,超过1/3的是中度近视,也就是说中高度近视的比例近50%,在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监测中发现,防控重点应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成眼疾病的概率非常大,不容忽视。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度,通常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近视眼的眼轴变长,眼球这个“球体”也被撑大,尤其是高度近视眼。在眼轴不断变长的过程中,会引起眼内组织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可能导致后巩膜葡萄肿及相关并发症,比如白内障、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各种各样的眼底病。往往80%的高度近视可能会发生以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当近视患者的眼底出现病理性的改变时,则称之为病理性近视。
生活中,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剧烈运动、震动以及外力碰击眼球,以免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等眼底疾病,尽量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跳水、举重、过山车等。
2.注意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不要在暗光下长时间用眼,让眼睛劳逸结合得到适当的放松。
3.建议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每3-6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并长期随访。
4.眼睛突然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即使配戴了合适的眼镜,还是看不清等症状,医院就诊。
很多家长认为教室的不同座位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同的影响,如坐的太靠前,会使孩子容易近视;坐两侧位置孩子容易患上斜视等。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坐上自己心目中的“黄金座位”,“黄金座位”真的存在吗?
01
坐得太近增加近视风险?
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说做作业、看书本那样的叫做近距离。而坐在一二排,离黑板也是有一段距离的,远达不到看书本、做作业那样的近距离视物。因此,不用担心坐在前面就容易近视。
02
侧面座位增加斜视风险?
坐教室侧面易导致斜视同样是一种误区。斜视是由于眼球的肌肉调节不协调,导致双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斜视的成因比较复杂,有先天性的原因,后天的外伤、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都可能会导致斜视。坐在教室侧面,并不是侧着眼看黑板的,不会导致斜视的发生。
都知道佩戴眼镜是我们近视防控的关键,但是要真正达到控制近视的前提是戴好眼镜,快看看你自己,你的眼镜戴好了吗?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如何正确佩戴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的摘戴
应使用双手摘戴眼镜,即双手拿住镜腿沿脸颊两侧平行方向摘戴。单手摘戴易导致螺丝松动,镜腿折断或改变镜架外形而影响佩戴舒适度。
框架眼镜的擦拭
镜片弄脏了,应使用清洁的专用擦镜布。不要用衣服或者纸巾来擦,无论何种纸巾直接作用于镜片都可造成镜片的磨损而影响镜片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擦拭镜片时动作要轻,千万不可用力过度。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近视的患病风险也随之增高,疫情期间的网课更是使电子产品的使用率大大提高。那么,在面对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我们该如何选择来保护眼睛呢?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用来上网课的有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大屏幕的电子产品。这是因为小屏幕使眼睛需要费更多的劲来看清,而眼睛在长期负担下更容易形成近视。所以建议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同时应尽量选择屏幕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亮度调整至舒适状态,减少用眼不适和疲劳感。眼睛保持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状态下,近视发生的风险也会有所降低。
在电子产品广泛使用的大背景下,因噎废食未免过于极端,选择正确的电子屏幕也能达成网课学习和近视防控的双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