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7日报道,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周六(月6日)表示,根据一项试验的早期数据,该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对于防止南非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引起的轻度疾病,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
尽管参与这项研究的多名患者(主要是健康者和年轻患者)中,没有一人死亡或住院,且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该结果也意味着,随着病毒新变异株的出现,全球疫苗竞赛可能越发复杂化。
另一方面,就在早几日,中国科研团队发表论文称,我国两款新冠疫苗对在南非发现的变异株有效:国药和智飞龙科马两款国产疫苗都对突变毒株Y.V保持了较高的保护率。月6日,第二款国产新冠疫苗、来自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国内附条件上市。
随着中国疫苗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数据的公布,以及全球疫苗供应的严重滞后,当地时间5日,《纽约时报》罕见以“是时候信任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了”为题刊发评论文章,呼吁摒弃对中俄疫苗的偏见。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免疫反应,英国政府启动了“混合接种”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新试验。
01
阿斯利康疫苗对变异病毒功效显著降低
据中国日报月7日消息,路透社报道,英国制药商阿斯利康6日表示,根据一项试验的早期数据,该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疫苗对于在南非发现的变异病毒引发的轻微症状,似乎只能提供有限保护力。
据英媒当天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报道,南非金山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疫苗在应对南非变异病毒时,功效显著降低。该变异病毒和来自英国、巴西的变异株是目前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最关心的几种变异病毒,它们的传播速度似乎比其他变异病毒更快。
目前来看,虽然所有新冠疫苗基本上都能抵御英国出现的B.1.1.7变种,但源自南非的毒株更令人担忧。此前强生公司和Novavax都表示,在南非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他们的疫苗对相关变异株的效果较差。Moderna也表示,它将测试一种加强疫苗和一种针对南非变异病毒的重新配制的疫苗,此前研究显示这种疫苗的效果明显较差。
BioNTech//辉瑞公司表示,他们的疫苗在实验室研究中使用了一种带有Y·V变种基因突变的假病毒,效果也略差,但尚未公布针对变种本身的测试结果。
阿斯利康发言人表示:“在这项小规模的I/II期试验中,早期数据显示,疫苗对在南非发现的B.1.变异病毒引起的轻度疾病的疗效有限……然而,由于受试者主要是年轻健康的成年人,我们还不能确定它对重症和住院病人的治疗效果。”
该公司表示,考虑到该疫苗中和抗体的活性与其他新冠疫苗相当,相信其疫苗可以预防重症疾病。
据《英国医学杂志》报道,尽管病毒在变异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数千个个体变化,但只有极少数属于重要的或是出现了明显改变的病毒。阿斯利康发言人说:“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已经开始对疫苗进行调整,以对抗这种变异病毒,并将通过临床开发迅速推进疫苗生产,以便在秋季实现交付。”。
据了解,这项涉及多人的试验尚未经过同行评议。5日,牛津大学表示,他们的疫苗对英国出现的变异病毒的功效与对之前传播的变异病毒功效相似。
另一方面,月1日,NHC国家疾病防治研究所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黄宝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等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称,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并不能逃脱我国两款新冠疫苗所诱导的免疫保护。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两种疫苗接种者血清对变异毒株的中和效果稍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远低于康复者血浆和mRNA疫苗的下降幅度,依然保留大部分中和活性,表明这两种疫苗对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依然有保护效果。
0
纽约时报罕见声援中国疫苗
据环球时报,当地时间5日,《纽约时报》罕见发文呼吁摒弃对中俄疫苗的偏见,称“是时候信任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了”。
该文作者为印度沙特尔沃思基金会研究员阿查尔·普拉巴拉和马来西亚第三世界网络组织主任徐玉玲。文章称,新冠疫苗无疑是当下最牵动全球神经的救命物资。一段时间来,立场先行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不时对中国疫苗抛出种种质疑甚至刁难。然而,面对疫苗供应的严重滞后以及中国疫苗在世界越来越受欢迎的事实,西方舆论也不得不修正有色眼镜后面习惯斜视的毛病。
在中国国内,第二款新冠疫苗已获批附条件上市。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疫苗正收获更多信任票:匈牙利将在本月接种第一剂中国疫苗,捷克希望欧盟批准中俄疫苗,巴西将加购万剂中国疫苗……类似的消息正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传来。
西方媒体最初不接受中国和俄罗斯疫苗,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些国家的疫苗也很有效。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伊拉克、塞尔维亚等国已经批准中国国药集团的疫苗。截至1月中旬,阿联酋已有万人接种该疫苗。玻利维亚、印尼、土耳其、巴西和智利则批准并开始分发中国科兴中维的疫苗。
这些国家根据生产商公布的有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作出了明智决定。如果否认这一点,就是怀疑这些政府的能力和诚信,它们当中一些国家的卫生监管体系与美国或欧洲相当。
文章写道,面对严重的疫苗短缺和交货延迟,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现在开始讨论可能订购中国和俄罗斯疫苗。“半绝望状态”似乎终于促使他们大声疾呼不要对非西方疫苗“心存偏见”。
文章专门举了科兴疫苗的例子,其在土耳其和巴西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差异明显。巴西布坦坦研究所临床研究医学主任帕拉西奥斯介绍,巴西的试验是故意设计成“压力测试”的——只针对直接照顾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务工作者。而辉瑞/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莫德纳的疫苗试验包括部分医务工作者,但不只是高危人群。而且,布坦坦研究所的试验比其他试验更广泛地涵盖了新冠症状。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玛丽安热拉·西芒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世卫正对13种新冠疫苗展开评估,其中4款疫苗的评估已到后期阶段,包括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中维各自研发的疫苗。世卫已派团队前往中国考察相关设施。
匈牙利政府5日表示,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给本国公民接种中国国药生产的新冠疫苗。匈牙利上个月成为第一个批准并订购中国国药疫苗的欧盟成员国,匈牙利总理办公厅主任古里亚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来自中国的疫苗“足够50万人使用”。
继匈牙利之后,另一个欧盟成员国捷克也对中国疫苗“跃跃欲试”。据报道,5日在匈牙利访问的捷克总理巴比什表示,捷克可能会参考匈牙利的做法,使用未在欧盟注册的新冠疫苗加快接种速度。巴比什说,他与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德国官员谈论了这个问题,“默克尔明确呼吁中国或俄罗斯的疫苗(寻求)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
德媒6日称,在疫苗接种上,欧美需要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疫苗接种事关科学和生命,而不是政治争端。
03
中国疫苗好消息不断
月6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5日批准公司旗下子公司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国内附条件上市。这是继国药集团疫苗后,国内第二款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
据环球时报,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表示,相比紧急使用,获批附条件上市意味着克尔来福?在常规审批通道中更进一步,也代表中国药监部门对这款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肯定。随着克尔来福?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该疫苗在国际上的紧急使用或注册上市从法规上讲会更加便利,有助于中国疫苗更好发挥全球公共产品作用。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首批10万剂国药集团疫苗已于6日运抵澳门,相关接种工作将于下周陆续展开。
世界范围内,中国疫苗也不断传来好消息。据路透社6日报道,墨西哥外交部长埃布拉德周五表示,中国康希诺生物公司正式提请墨西哥紧急批准使用其新冠疫苗,以便大规模分发。自去年10月以来,墨西哥已有1.4万志愿者接种了康希诺疫苗。在巴西,圣保罗州州长多利亚周四接受采访时表示,巴西正就增加订购科兴中维万剂新冠疫苗进行谈判。此前,巴西已宣布将购买1亿剂科兴中维研发的疫苗。
新加坡媒体报道称,柬埔寨首相洪森5日表示,中国捐赠的第一批国药集团疫苗将于月7日运抵柬埔寨,柬埔寨从10日开始接种。港媒报道,柬埔寨成为最新一个与中国签订疫苗协议的国家,而洪森说,他将成为第一个接种的柬埔寨人,并在社交媒体上直播。
04
英国启动“混合接种”新试验
据上游新闻稍早前报道,美媒4日消息,英国政府周四(4日)启动了一项“混合接种”新冠疫苗的新试验,试验参与者将先后接种两剂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有关免疫反应的初步数据预计将在6月左右产生。
这项研究的招募从周四开始,将结合使用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与辉瑞/BioNTech疫苗,预计将有多人参加。这两种疫苗是使用不同技术设计的,这是首次测试它们的相容性。
辉瑞/BioNTech疫苗是一种mRNA疫苗或遗传密码疫苗,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被称为腺病毒或病毒载体疫苗。尽管两种疫苗技术不同,但英国科学家认为,结合使用也能激发它们对病毒的免疫力。
“甚至有可能,通过结合疫苗,免疫反应可以得到增强,从而使更高的抗体水平持续更长时间。除非对此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否则我们将一无所知。”进行该项研究的副首席医学官兼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范塔姆教授称。
牛津大学儿科和疫苗学副教授、首席研究员马修·斯内普表示:“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这些疫苗可以按相同的接种时间表互换使用,那么将大大提高疫苗交付的灵活性,并提供有关如何增加抵御新毒株的保护范围的线索。”
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于牛津这样的病毒载体疫苗,人们可能会对疫苗本身产生免疫力,因为这些疫苗使用另一种病毒来传递其遗传有效载荷。英国瑞丁大学病毒学教授伊恩·琼斯说:“有一种观点是,如果你在第二次注射时改用其他形式的疫苗,那么对第一次注射中使用的载体的任何现有或诱导的免疫都会被忽略。”
琼斯表示:“两次注射都产生了关键的疫苗成分,即SARS-CoV-IIS蛋白,这是唯一的共同因素,因此免疫力集中于此,而不受载体的干扰。将可用的疫苗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进行组合,可以避免许多采购者的两难选择,并且有机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数据。”
根据英国政府发布的新闻稿,这项为期13个月的研究在两剂疫苗均使用相同疫苗的情况下,还将针对对照组的混合接种方案,在第一和第二剂之间采取不同时间间隔,并收集免疫学证据。例如,第一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第二剂辉瑞/BioNTech疫苗,相隔8天或相隔1周,反之亦然。
范塔姆表示,如果试验证明有可能结合使用疫苗,那将对全球疫苗的推出产生积极影响。他说:“鉴于针对新冠肺炎进行大量人群免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全球供应限制,如果需要得到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那么拥有可以支持更灵活的免疫计划的数据无疑具有明确的优势。”
1新健康综合自: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中国日报、上游新闻、前瞻网、时报新药观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1新健康近期原创好文:
重磅!中国第二款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有效率91.5%!颠覆认知!每年夺走万人性命的慢性病,可能在你出生以前就埋下了种子?罚1个亿!药企反垄断开年首张罚单!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遭重罚抄底车厘子还是戒掉进口水果?超市求生欲满满,检测报告都晒出来了!烂脸、重金属超标、山寨丛生,就是不变美?近百亿美容仪市场背后藏了多少智商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