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近日,贾静雯在微博上痛心发文,说女儿咘咘在体检中被确诊为先天弱视,且双眼视差竟有度!其实,在明星妈妈里,贾静雯在育儿方面已经算是亲力亲为的榜样了,但还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视力异常。贾静雯在自责的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们,先天弱视的孩子,自己是没什么感觉的,行为上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异常,因此家长很难察觉,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定期带孩子去做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比起常见的近视,很多家长对弱视了解甚微。其实,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的视觉功能障碍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之一。在我国儿童群体中,弱视的患病率为3%-4%,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里,就有3-4个弱视患者,而且在这些孩子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治疗的则寥寥无几。另外,弱视的危害也远大于近视!要知道,近视尚可以通过戴眼镜或做手术进行矫正,但弱视若错过了适宜的治疗期,患者的视力则可能会永久低下,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也就是失明!除了生理上的影响,由于视力障碍而不得不佩戴眼镜,还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同伴压力、校园霸凌、心理障碍等诸多附加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弱视?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预防?确诊弱视后,又该怎样治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什么是弱视?弱视,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视力比较弱,也就是看不清东西。其实,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处于这种雾里看花似的“弱视”的状态。他们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伴随着视觉系统的快速发育,外部图像在婴儿视网膜上投射的画面,其清晰度从“枪版—标清—超清”逐渐晋级。与此同时,外界图像也会反过来刺激婴儿视觉神经中枢逐渐发育成熟,待孩子再长大一点,就能看到“高清”甚至是“蓝光”级别的影像了。(一岁内婴儿的视觉发育变化)不同年龄阶段,视觉发育的水平也会有明显的差异。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6-8岁视觉发育逐渐成熟;7-8岁则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在整个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孩子的视力若没有按照正常的进程发育,就很容易出现弱视问题。弱视也被称为懒惰眼,当孩子出现单眼斜视、高度屈光参差(远视、近视、散光)、屈光不正(两眼度数差超过)以及形觉剥夺(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现象,导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且眼部检查无结构性异常时,即为医学上定义的弱视。打个比方来说,其实弱视就类似于“侏儒症”,在身体还未长到正常身高时就停止发育了,但生理上并无其他病变。不过,弱视可不仅仅是视觉发育停止了,它还会导致视力退化!
弱视产生原因是什么?
弱视的病因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源于遗传、早产或神经发育迟缓等,有这些情况的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他们的视力健康。后天因素则主要是生理上的病变,例如白内障、眼皮下垂等;或是生长环境的光线、视觉刺激异常,导致外界图像进入视觉传达的通路被阻断、被干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弱视问题。根据病因,弱视可分为三种类型: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1、斜视性弱视斜视患者的双眼所形成的图像不同,这些图像都会被传送到大脑中枢,但由于大脑无法处理这种“不协调”的画面,因此会逐渐忽略斜眼所传送的图像,只保留正常眼的图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斜眼的弱视越来越严重,两眼的视觉差也会越来越大!(斜视性弱视患者所看到的图像)斜视是导致弱视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斜视患者都会出现弱视问题。除了斜视,家长还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斜颈、眼球震颤等与弱视有关的问题。若有异常,家长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干预和治疗。2、屈光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可分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差值大,弱视眼传递的图像长期离焦,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咘咘可能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常规检查很难被发现。(屈光性弱视患者所看到的图像)屈光不正性弱视,则是指孩子的双眼均为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矫正视力数值相近,这会导致弱视的风险大大增加。(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所看到的图像)3、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则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形成的视觉障碍,影响了外界图像的输入,干扰了视觉正常发育,导致弱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瘢痕、上睑下垂遮盖了瞳孔区、先天性角膜混浊、玻璃体积血、屈光不正等生理疾病,或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光线差、眼部长期被外物遮盖(长期戴墨镜)等,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弱视。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弱视问题?发生弱视的孩子,都可能像咘咘一样“自己是没感觉的,也不会有什么奇怪的特征反应。”家长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期,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定期带孩子做眼科检查,非常非常重要!根据《中国弱视诊疗指南》意见:1、儿童应在2岁以内进行首次全面的视力检查。2、首次视力检查后,家长要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3、若发现孩子视力低于正常值,或双眼视力差超过度,就需要做散瞳来检查屈光度。其次,如果孩子看东西时经常眯眼、歪头、揉眼睛,或是孩子有一侧眼睛经常向内或向外呈现游离状态,家长就一定要及时带孩子看医生,排查弱视的可能。另外,如果家中有多个孩子,其中一个被确诊为弱视,家长也一定要带其他几个孩子接受专业的视力检查和弱视评估,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弱视的发生。弱视有哪些治疗手段?
弱视的发现和识别要做趁“早“,治疗同样是越早越好,避免因错失最佳治疗期而追悔莫及。弱视的最佳治疗期是6岁之前,治疗年龄的上限是10岁。其治疗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弱视的问题,尽早治。治疗方法:1、排查导致孩子弱视的病因,去除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调整生活环境光线条件,去除遮挡孩子视线范围的障碍等。2、去除生理上造成弱视的病因:如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可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3、针对斜眼、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原因造成的弱视,可通过光学药物治疗、遮盖疗法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来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1、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的自然光线可以刺激孩子视觉中枢的发育,帮助预防和缓解弱视、近视等眼部问题。2、坚持遵守“20-20-20“原则:当孩子在室内近距离用眼超过20分钟后,就要提醒孩子到户外或站在窗前向外远眺20秒,远眺距离不小于20英尺(6米)。什么是近距离用眼呢?其实除了看电子屏幕外,孩子看书、玩玩具都属于近距离用眼,时间长了,同样也会导致孩子眼疲劳、视力下降的问题。各位家长们需尽量做好孩子的日常防护,定期带孩子做眼科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帮助孩子拥有明亮的双眼和良好的视力!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