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重点知识图表归纳v

《机械运动》重点知识图表归纳

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

单位

基本单位

米,符号m

常用单位

及其换算

1km=m、1dm=10-1m、1cm=10-2m、1mm=10-3m、

1μm=10-6m、1nm=10-9m

测量

工具

常用工具

刻度尺

精确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测量

方法

根据所测物体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所测长度不能超出刻度尺的量程)

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当零刻度线磨损时,应另选某一整刻度线为“零点”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读数时应注意减去“零点”所对的数值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

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时,准确读出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整刻度值(即为准确值),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为估读值)

记录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h=60min、1min=60s

测量工具

秒表或停表、石英钟、电子表等

停表使用方法

用手紧握停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走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走动、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回零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项目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①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有关;

②②与测量人的估读情况有关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参照物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选择参照物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任意性原则,即除了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其他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二是方便性原则,指为了研究机械运动方便,应选取最合适的参照物。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多个物体的相对运动

找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若给出参照物,则按照参照物进行判断;找准突破口:在选取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

三、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物理学中,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来定义速度,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v=),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这里的“单位时间”可以是1h、1min、1s等)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v=

变形式

t=、s=vt

单位

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几种常见的速度值

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自行车的速度约5m/s,轿车的行驶速度约33m/s

注意

在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注意m、s、m/s是一套单位,km、h、km/h是一套单位,特别注意常把时间的单位min换算为s或h

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可以理解为“不加速、不减速、不拐弯”

理解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而言,它的速度大小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由此,也可以联想到不能根据公式v=从数学的角度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图象

(1)在s-t图象中,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反映了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图象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倾斜程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2)在v-t图象中,纵坐标表示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图象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离时间轴越远,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变速直线运动

概念

物体沿着直线但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图象

在s-t图象中,若图象不直,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v-t图象中,若图象不与时间轴平行,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计算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可以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它的大小也可以利用公式v=计算,但需注意的是:

(1)应用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时,式中的s和t及v都是关于同一段路程s或者同一段时间t的.求出的v也要说明是哪段路程s(或哪段时间t)的平均速度,不要把某一时刻的速度当作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绝对不能认为是各段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应该根据公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包括中途停留时间)去求解

四、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

斜面、金属片、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通过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

(1)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等于斜面的长度,如果测量的是斜面的长度,小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斜面的长度减去小车的长度;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运动过快,所用时间很短,不易计时,这样时间误差就会越大,所以为了尽量减小时间误差,应该适当减小斜面坡度;

(3)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平均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性,如计算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全部路程除以整个运动过程所用的时间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yexs/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