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界中常人收到个宝贝就马上去找人估价,我也常常收到些人直接就发图片来帮估价,其实这在正常的商业思维下都没有问题!但是古玩藏品做为商品,其实与其它商品一样,决定它的价格因素不外乎市场+利润。但古玩古董又与其它机械制造类商品不尽相同,古玩古董的特殊性、唯一性决定了利润的隐秘性、不确定性。
并且随着古玩市场的壮大,鉴宝节目也应运而生,一开始,这些鉴宝节目还都只是为持宝人服务的,那些有需要的人登上节目,向大家讲述有关于宝物的故事,专家们再对宝物进行估价,或真或假,或喜或悲,小小的鉴宝台见证了太多的喜怒哀乐。
不过渐渐地,大家就会发现,这些鉴宝节目开始变味了,一味的追求噱头和收视率,屡屡出现价值上亿的珍宝,还有一些鉴宝节目更夸张,登台要先签“生死状”,
若是被鉴定出假的,主持人一锤子就把东西砸个稀巴烂,可鉴宝专家也并非神人,总有走眼的时候,您这看错了不要紧,签了生死状的持宝人可就欲哭无泪了。
其实古玩界的乱象多,专家有责任,那些异想天开的买家也有责任,明明就是上周的东西,非要说成是西周的国宝,马未都就曾遇到过一次,
一朋友上鉴宝节目,交了报名费,专家告诉他这是明朝的珍宝,价值万,那朋友下场后就直奔马未都这来,说自己捡一“大漏”,
马未都一看就笑了,这东西还没你的年龄大,去掉2个0再打个对折,这才是它的真实价格。
也正是如此,马未都曾不止一次的抨击这种现象,他说:这些鉴宝专家,不买就瞎估价,今天一个万,明天就敢估价上亿,
你要真打对折卖给他,他话都不敢接,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古玩市场现在乌烟瘴气,人人都像着了魔一般,整天想着一夜暴富。
在此我想给这些人提个醒:每个人的认知度和货源渠道都不同,碰到负责任的有道德的行内人会告诉你不估价,或者差不多的价格范围,碰到不负责的人会瞎说忽悠,贬低他人宝贝卖自己的货,(当然在此我也用最鄙视是目光斜视这种人)所以,小伙伴们,请别动不动就请人估价了,因为——文玩古董无价。其实,东西只要你喜欢就是最大的价值!
收到一件藏品,求估价,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人们都希望能买到物有所值的心爱之物。
那么估价有意义吗,能真实反映古玩古董的价格吗。古玩古董缺乏一个评估标准,并不是说没人想去定一个标准,而是定标准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事情。每件藏品都不同,这个性质决定了古玩藏品本身就不是标准化的东西,是没法明码标价的!
古董的价值是无价的。因为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从这个意思上说,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就是“无价之宝”。可是当一件古董进入了市场,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时候,又确实要附加一个“价格”来衡量它,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矛盾。有一位初入门者来信谈他学习收藏的体会:“人们都说学瓷器要过四关:辨真伪、断窑口、看年代、定价值。现在前三项在下不才,略有小小心得,只是最后一项总觉得功力不够,还得请老师点拨一二”。确实,这个问题给很多新老藏家带来相当的困扰。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一件古董的“价格”。
当然小伙伴肯定会想到,古董是无价,那是因为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但文玩肯定有价的吧都是可再生的物件。中华的文化规则都是相同的吧,先往下看
鉴宝节目常听到:“我这件古董值多少钱?”遇到这样,专家们感到很为难,无法说“值XX元”。因为—“古董无价”。碰到负责任的人会根据市场价值帮你评估是否吃药,打眼等,不负责的会贬低他人,瞎说忽悠卖自己的货
当然,这里的“无价”指的是古董的价值。因为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是“无价之宝”。而文玩不管是昂贵还是便宜的,它都是您通过把玩,一样可以承载岁月的东西,去记录下我们岁月流淌的痕迹,到最后也会变成一件岁月古董----无价。可当一件古董进入了市场,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时候,又确实要附加一个“价格”来衡量它,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矛盾。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衡量一件古董的“价格”。
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
先说一个小故事:在一家古玩店里摆着一件青铜器,用一个裹着红布的木托子衬垫着,标价10万元,是店里最贵的古董了。一位存款刚好10万元的学者收藏家看了爱不释手,可是口袋里只有万把元可以调动,只好连说太贵太贵,遗憾地走了。接着来了位身家百万元的高级白领看了也喜欢,虽说可以付得起这个价钱,可是供楼款、供车款、小孩上学费用就得大大压缩,也只好恋恋不舍地走了。最后来了个身家千万元的大款,进门就问你这里哪件东西最贵?得知是这件青铜器后就吩咐跟班的:给钱!多给一万连木头架子一起拿走!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古董的价格在每个人眼里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贵的东西,他觉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纯粹的业余爱好还是投资增值,收藏都需要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玩古董首先要正确估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自身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去寻找、收藏自己喜爱而又能买得起的藏品。一旦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文物,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这样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也就不容易吃亏上当。
文玩也切勿跟风,物件不在于多,多了您能把玩的过来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经过岁月的把玩我想到最后也是一件绝佳的收藏品!多看多问丰富自己的知识对自己也是一种文化认知。
衡量市场的稀有程度
再说一个小故事:一次几位藏家逛古董市场,在一店里见到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环虎耳旋纹瓶,有小伤。店主开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相当高的价格。大家七嘴八舌品评了半天,都认为是好东西,可是都认为太贵,而且还带伤,因此都放弃了。只有一位新入行的女士觉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器形的瓷器,随便还了一个价就买下来了。到今天,大家都知道这样器形的龙泉窑器在全国才两三件,一下子就成了藏家们追逐的对象,价格也因此翻了数十倍。
古董分很多种类,有民用、官用、御用,还有专门用于陪葬的冥器。以唐三彩为例:过去唐三彩很贵,可是由于唐代讲究厚葬,又有专门生产、出售冥器的商店,出土各类器物也就相当多,有的墓里一次就出土数百件各种碗盘,因此近来价格直线下跌。有许多专门经营三彩器的古玩店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考虑市场稀有性,早期盲目吃进太多的三彩冥器,资金无法周转而关门。又比如清代许多大家族祖宗画像,确实是古董,可是没有价,就是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存世量太多。
所以藏家们平时就要留心,仔细考证每一种文物的市场流通数量,哪些多,哪些少,哪些是稀有的,这样当你遇到一件器物的时候就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它是否稀有品种而心中有数。
如今好多文玩伙伴也一样喜欢收藏一些老蜜蜡,老松石,老南红,老星月等,反正只要是牵扯到“老”大家总会去追求花重金买下。如果懂得去分辨还好,不懂的呢买来也天天想着我这物件到底是老的还是做旧的呢,任何的珠宝等鉴定机构只能给您说是真是假,不会给你说是老的,还是现代的,所以在追求老物件的同时也是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衡量古董的文化积淀
去年5月,某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玩古董就是玩文化》的文章,举例详述发掘一件古董的文化积淀所带来的额外附加价值是十分巨大的,提出“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够看到一件古玩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内涵,善于发掘出它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并以此来使的一件不起眼的古玩身价百倍”。
在日常的“寻宝”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研究一件古董所包含的文化、历史信息,解读别人不知道、不注意的细节,并以此来正确估量它的实际价格。事实上,由于目前国内的很多卖家本身的文化涵养并不高,在判定一件古董的价格的时候相对较少地考虑它的文化历史价值,因此留下了相当大的价格空间给有心的买家,这也是玩家们真正能够“捡漏”的最后机会了。
在任何的收藏界,没有深厚文化知识底蕴就不要想着捡漏的事,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
衡量价格的浮动性
一位资深的玩家是这样谈论自己的定价体会的。他把一件古玩的价格分成两种,一种是市场平均价格,一种是自己愿意出的价格,根据自己对特定器物的喜爱程度来调整。例如一件市场平均价是千元的古董,要是很喜欢,不妨加上个20%-30%,只要自己喜欢,买到手就是胜利,就开心;如果不是很喜欢,或者没有太大的成交意愿,那就不妨减他个20%-30%,买到了也开心,因为捡了便宜货,买不到也不失望,因为本来也就不是很在意。这种心态就很健康,因此他的收藏也比较成功。事实证明那些他加价买回来的古董本身肯定也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因素的,而这些因素也为大家所认同,因此当时买贵一点的东西现在都涨价,早就物超所值了。
要有超前意识
近来好多本地的玩家纷纷抱怨说在市场上看不到好的藏品,好东西都叫北京人、浙江人、上海人高价买走了。其实,他们没有检讨一下自己的价格评估概念。广东的藏家并不是没有钱,也不是出不起钱,可为什么总是让别人把好东西买走了呢?问题就出在对一件古董进行价格评估的时候没有超前意识上。广东人太精明,总是能够正确把握市场价格,一旦探测到一件古董的价格偏高,常常就会犹豫甚至放弃,生怕自己吃亏,结果就是好东西都流到愿意超前出价的玩家手上去了,等你清醒过来再要去追的时候,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
所以啊有些藏家并不是没有钱,也不是出不起钱,可为什么买不到好东西?问题就出在对一件古董文玩进行评估的时候太过精明,一旦感觉到一件古董文玩的价格偏高,常常就会犹豫或者一个劲地砍价甚至放弃,生怕自己吃亏,结果好东西都流到别别人手里了,等你醒来要追时,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赵自强老师曾说:“想收藏好东西就要舍得出价,人家出一千,你就出一千二!
其实文玩古玩的价格评估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门学问,希望通这样一篇古玩短文借鉴能够明白文玩收藏中同样的道理.不过对于越来越多新入门的准收藏家来说,能够理解并注意应用上述的这些原则,应该是足可应付的了,剩下的事情那就只能看自身的造化了。
---------也许您想投资古玩艺术品却不知从何处着手
---------也许您手中有好的藏品,却难觅真正的买家
---------也许您家中有下来的老的古董,钱币,化石,陨石。。。
---------也许您喜欢收藏,前不久刚买到一件藏品却不能够确定它的年代及价值
---------还等待什么呢?只要您的要求不高,把宝贝变成金钱,安全又快捷!!!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选自网络,国博古玩艺术网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本刊作整理,转载注明来源:民藏国际
民藏国际,打造民藏自己交流平台
给您点建议,也许让您少走许多弯路!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品收藏
鉴宝
教学
民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