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文》丛书(第一辑)之
《医患沟通篇——在彼此的心田遇见》
第一部分
服务于你怎能不懂得你
真的需要研习医患沟通吗?
说话时有三点非常重要:
谁说的话
怎样说的话
说的什么
而在这三点当中
最后一点最不重要
——约翰.莫利
Part
1
患者:医生,(用手指着下腹部;眉毛聚集、眼球固定露出眼白、鼻孔张大)我的肚子这儿用手一压就特别疼。
医生:(斜视,上下打量;一侧嘴角向上微翘;同侧鼻孔张大上扬)那你不要压它,不就不疼了!(死寂)
医患之间的交流从语词上(意识层面)给人一种医者不负责任、不关痛痒、拒人于千里之感;但那一系列的非语言系统给出的信息(眉毛聚集、眼球固定露出眼白、鼻孔张大;斜视,上下打量;同侧嘴角向上微翘;同侧鼻孔张大上扬......)表达出什么呢?
大量游弋于门诊的“患者”使医者大呼救命。
因为结合主诉实施的各项检验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他们的主诉多为:头部紧箍感;项背僵硬感;沉重;酸胀;皮下蚁行感;皮肤冷水浇注感或热烫感;身体内一股气上升/下降、重坠感;消化道异物感;吞咽困难;......
患者的体验如此地“鲜活”却又是如此地令常人无法理解。其背后到底潜伏着什么样的未被诠释的意义。
Part
2
患者,女性,23岁,主因发热、咽痛2天,自觉呼吸不畅、全身不适2小时于X年X月X日10时来诊。2天前,其自觉不适曾在个体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接受输液治疗,效果差。
呼吸科医生常规接诊、查体:T37.8°C,咽部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次/分,律齐。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硫咪、痰热清等静脉滴注。当日15时30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病情突然加重,明显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查体患者心率次/分;立即行“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经心血管内科会诊,考虑“重症心肌炎”,给予积极抢救治疗。但病情仍继续恶化,于当日20时30分因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什么!
“感冒也会死人吗?”
家人极度不解。
封存的医疗文书中尚未发现任何一级医务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病况演变中与患方发生沟通的记载;医患双方就告知、知情、同意各执一词。
Part
3
一位中年女性,某中学教师,“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在“毫无征兆”下,于某日清晨第一节课开始10分钟内,突然意识丧失倒地、抽搐、昏迷,医院,被诊为“脑疝。”
整个救治过程中,家人、学校及地方教育委员会就“患者既往史、救治方案”向医院表露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单位方要求“全力抢救,提供最佳的照护,想尽办法延长其生命。”家属方要求“如若预后不良,‘尽早(在48小时内)结束无谓的救治’,在法的框架下为家属争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你是当值医生,可能不被卷入其中吗?你如何应对?
当患者家属提出拨除辅助呼吸管时,你会怎样思考,如何回应?
当教育部门视诊人员微服观访诊疗过程、询问家人意愿时,你如何定位角色保持中立?
Part
4
妻子小方怀孕后,其丈夫疏于对她的照顾,家庭内部由此经常发生纷争。
在一次争吵后,小方决定终止妊娠。
在父母陪同下,医院要求引产手术。
医生为小方做了术前检查,向她们如实告知手术存在的风险。
经小方和其母亲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后,为其实施了引产手术。
术后一段时间,小方的丈夫知晓此事,他认为自己的知情权利受到侵害,医院对此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你是当事医生,或是医务管理人员,你如何应对这件事情?你明确法理条款的相应规定吗?
Part
5
一个11医院口腔科要求治疗龋齿,医生为其进行了补牙治疗。
11岁的孩子有能力对上述所实施的医疗行为进行判断与决策吗?
如果你是当值医生会直接为其治疗吗?为什么?
如若他的父母亲不同意上述所实施的医疗行为,你如何回应?
如果你不直接为其治疗,你如何做出解释?
......
Part
6
一位离休的老同志说护理员拿了他的手表。
护理员说没有拿。
在争辩过程中,老人家挥手打了护理员。
由于正值探视时间,双方的冲突引发围观,管理人员立即通知了家属。
家属回应:“别理他,他就这样,我们为此医院。”“这次我们一下子交了一年的钱,我们不会换地儿了。你们看情况处理吧,怎么着都行,我们都接受,不会有意见的。”
一位年轻的探视人在门外多看了一会儿,引起老人家的兴致:“进来,进来。”“来,来来,坐,坐下。”“我的表没有丢,就扔在床底下,我不这样,他们就没人来,就没人理我。”
......
年轻的探视人说“我被震撼到了,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人老去的样子,总觉得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呀。”“那一刻,我用力靠在门框边,就像一具灵魂出窍的僵尸,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老人的床边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坐在床边的凳子上的,不知道就这样坐了多长时间,只看着老人的嘴唇不停的张合着。”
“那天回家时,我始终恍惚着,想了许多。”
“之后,我‘身不由己’,每周都去他床边坐坐,什么也不说,就坐在那儿听他不停地说着。”
老人家是一位老兵,贴身的衣兜里有一张年轻时穿军装的照片,他十分健谈,讲述过去的岁月,讲述战友、战场、战斗细节,沉浸其中无比自豪。
他说他就想有人在他旁边,他说他能听得到彼此的呼吸声,他说他十分喜欢这种感觉,他说这让他觉得自己仍活着......。
年轻人说自己自从遇到这位老人家,生命发生了改变,他深深地体会陪伴的意义,他爱上了这种陪伴的感觉。
他说以生命陪伴生命是一种奇特的治愈;他说老人家的故事教会他审视自己的生命,他说对老人家们应当给予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的陪伴;他说他将辞去现在的工作,让陪伴老人家这件事儿成为他之后的事业。
他懂得了对方。懂得了自己。
......
懂得
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
我们应当努力地
懂得患者
懂得患者的亲属们
ChrisGardner如是说:
如果你不会沟通
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丛书总主编为段志光,本文的编写人员还有:吕效杰、高玉萍、牛争平、张丽芳、郭素云、梁芳)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
健康篇丨要对辛辣食物说不吗
科普篇
你知道感冒药该怎么吃吗
三下乡丨操作显真情
人文篇
力求精进不失本心——习医学人文感悟
医学是人类善良的一种表达l医学人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