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明慧官方订阅号
点击上方蓝字 不久前,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带着宝宝出现在广州中医院眼科门诊,向该科教授求助。据她介绍,她家宝宝虽然才4岁,但双眼的视力只有0.4,是不是有问题?医生仔细帮孩子做检查,发现她眼位、屈光间质、眼底均正常,又为她预约了医学验光。三天后,检查结果出来,孩子的眼轴、角膜曲率等都没有超过年龄段的正常范围。矫正视力0.8,有约度的远视。“这个年龄段,她的视力属于正常的,更可喜的是,她的眼睛有一定的屈光储备。”医生让家长放宽心。
提前消耗“远视储备”,近视将不可避免!
到底什么是屈光储备?医生解释说屈光储备主要是指约十岁前儿童的远视屈光度,视不同年龄而具有的度数不同。屈光不正的度数与眼轴关系密切,短则为远视,长则为近视。成人正常眼的眼轴长为24毫米。初生婴儿眼轴很短,都是远视眼,只有16毫米;4岁儿童的正常眼轴小于20毫米,应具有度左右的远视。而随着生长发育,孩子的眼轴相应拉长,8岁应仍具有5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若眼球过度发育、眼轴过长,就会变成近视眼。“其实,10岁前儿童保持适量的远视屈光度对预防近视很有益处。”医生提醒,如果眼轴发育超前,提前消耗完屈光储备,近视将不可避免。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医生介绍,大部分家长是等到孩子上课看不清黑板才带到眼科做检查。“这虽可‘亡羊补牢’,但终究不如防患于未然。”他指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视觉发育缺乏了解。其实,儿童的视力不能一律以1.0(5.0)为正常视力。因为视觉发育与身体发育相伴,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正常值各不同。婴儿期的宝宝视力极差,仅有眼前指数;而4岁的儿童视力在0.6~0.8是正常的。
“一个孩子检查出视力不好,家长固然担心,但检查出视力很好的,也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发展成近视。”医生解释说,例如:同样是6岁的孩子,视力同为0.8,但一个屈光度是远视,另一个屈光度是“0”,那么对屈光度是“0”的孩子就要高度警惕可能发展为近视。“如果能及早发现这种情况,并采取措施,就能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他补充道。
防控近视要“盯紧”孩子屈光度!
如何防控近视、保护孩子的视力?医生强调要“盯紧”屈光度。屈光度的变化除了与眼球长度有关,与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也相关,了解儿童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球轴长(A超)、屈光度、眼压以及屈光间质等,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儿童的屈光储备等。另外,儿童的眼调节力很强,要不要戴眼镜要具体分析。他指出,凡是低于+1.50度的远视,通过调节都能将远处物像的焦点调到眼底上,眼科医生判断其视力表现符合年龄段、眼位正常的孩子,则可定期观察,不一定要配眼镜。而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没有屈光储备、已经是近视甚至属遗传性高度近视,则可尽早干预,对保护眼睛、防止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视觉训练可预防近视
视觉训练是根据被训练者特定的眼睛状况,制定的一套眼睛训练方法。
视觉训练可以明显地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和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对提高视力、增进视觉技巧、开发视觉潜能、改进视觉功能等有较好的效果。
视觉训练方案因人而异,其目的是促进眼球运动,使视觉既能在需要时下意识产生并能和其它视功能巧妙配合,从而满足眼球的训练要求。
视觉训练可以控制近视增长度数
视觉训练是针对孩子双眼视功能的障碍而常用的训练,目的是增加孩子眼睛调节幅度,加强其调节功能,从而消除调节障碍对近视的影响。
所以,视觉训练对导致近视增长的其中一方面因素有控制作用,可以减缓近视增长的速度。
治疗弱视,提升视力
弱视眼是由于废用而致视觉功能下降。弱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眼病,通常表现为眼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对于弱视儿童,无论是医生还是家人,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提高孩子恢复正常视力的可能。
视觉训练有助于刺激弱视眼,并促进其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对于不同注视性质的弱视,应当选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来纠正,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恢复视功能,矫正斜视
斜视的出现很多是由于异常的双眼视觉所影响,如双眼屈光参差、融像困难、单眼弱视等。健康的双眼视觉功能要求有正常的同时知觉、融合功能,最终建立精细的动态立体视觉。
视觉训练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建立一个良好的双眼视觉环境。视觉训练对间歇性斜视的治疗、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单眼弱视和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巩固等方面疗效显著。
治疗眼球运动功能异常,提升学习注意力眼球运动包括注视、扫视、追随,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常常同时发生异常。眼球运动功能是影响视功能的重要方面。临床研究发现,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的孩子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丢失位置、漏字、跳字,阅读理解困难,抄写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通过视觉训练可以锻炼眼球的运动功能,提升眼睛和大脑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加强视功能,提升孩子学习注意力。
改善视功能,缓解视疲劳在用眼过程中,很多症状都是视疲劳的表现。如:看书或近距离用眼后,出现头痛、困乏甚至恶心、呕吐;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看近时间长后看远不清楚,看远时间长后看近也不清楚;阅读后,眼睛疲劳、眼疼、眼酸、眼干、不舒服、视物重影等,这些都是视疲劳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视功能异常通常会导致视疲劳,不及时干预会发展为假性近视甚至高度近视等。
视觉训练具有很好的视功能改善作用。视疲劳是眼睛负责调节的睫状肌疲劳,或长期处于一种状态,引起晶状体不能快速聚焦造成的。由于调焦是睫状肌肌肉运动带动的,肌肉的力量、速度、幅度是可以锻炼的。
因此,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睫状肌,改变它的工作状态,增加其肌肉力量和运动速度、幅度,来有效地改善聚焦,使得眼睛不容易疲劳。
明世明慧视力恢复
自然综合视力训练方法
近视的本质原因是睫状肌僵化导致屈光系统不能正常调节光线,屈光点不能准确的聚焦到视网膜上,导致视觉功能产生问题。这其中有肌肉运动功能障碍问题,有相关神经的感应问题,也有二者的协调问题。对应问题根源采取综合视觉训练可显著提升视力,实践中发现,综合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矫正近视,对远视、弱视、散光等均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方法分为基础训练和深度训练两种:基础训练适用于近视防控,训练方式为课堂统一训练,根据需求不同,可以分为6、8、10节课,每节课40分钟,教会睫状肌放松方法和眼睛肌肉日常训练。
深度训练适用于近视恢复,训练方式为两天连续集中训练(每天6小时)加每周一次的复训(根据不同需求复训可以为9、12、15次,每次2.5小时)。深度训练主要针对近视的孩子,通过不断提高肌肉弹性功能,不断调整和形成新的眼睛肌肉记忆,不断提高调节能力,改善和恢复视力。
自然综合视力训练的优势与其他视力恢复方法相比,自然综合视力训练优势非常明显:
整个过程在轻松愉悦中进行,八项专业训练融合在舒缓的音乐中,采用游戏和引导的方式,非常易于接受。可以不断提高调节能力,实现自我修复,学会后终身受用、拒绝近视。
自然综合视力训练法包括八项具体内容:1放松训练2.眼肌训练3.追物训练4.睫状肌训练5.视幅训练6.感光训练7.协调训练8.调节力训练。
通过以上八项训练,孩子可以完全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养护方法,从而快速改善调节能力,提高并逐步恢复视力。是一种安全方便、效果理想的方式。
自然综合视力训练恢复效果多年的实践中,我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短期训练即可修复视觉神经、修复睫状肌弹性从而矫正近视、远视、弱视、散光等,安全高效,无风险恢复视力。为多位视力问题患儿稳定提升视力,其中视力达到2.0(5.3)的学生占18%,视力达到1.5(5.2)学生占33%,视力达到1.2(5.1)学生占44%,视力达1.0(5.0)5%。关爱视力清晰未来
党老师(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