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幼儿园有个小朋友戴个眼镜,怪怪的”
“小朋友都不跟他一块玩”
额……童言无忌……
但是他们口中的“异类”却是孩子内心无法磨灭的伤痕!
当下,不少幼儿、儿童都遭受近视的“侵害”,不得不借助光学工具去矫正视力。
比如低龄孩童的近视、弱视、斜视矫正。
低龄孩童近视▲
低龄孩童弱视▲
这些小朋友为了能够和正常小朋友拥有一样的清晰视力,只好变成其他小朋友口中的“异类”。
不仅家长闹心,孩子因此也变得自卑、孤僻。
真的就没有好的办法?
近视本就不可逆,一旦近视,裸眼视力不能恢复如初(不借助外部“工具”)。
想要恢复裸眼视力,目前有效的办法还真有!
配戴角膜塑形镜及近视激光手术都被众多家长所推崇和认可,不过也是有限制条件,不是每个近视患者都能满足(文末有相关内容详解,可供大家参考)。
提早发现儿童近视现象,可有效矫正
如家长发现孩子有时看东西时眯眼、歪头、皱眉的情况,或是在平常运动如接球时反应比其他同龄儿童慢,应该引起警惕了,这很有可能就是孩子近视的先兆。
最好尽医院眼科进行详查,一般很大部分属于视疲劳现象,可经过指导安全用眼,是有可能好转的。
但也有部分孩子因为早期视疲劳、不当用眼行为未被及时发现和重视,逐渐由假性近视已经发展成真性近视了。
那么,为何要说6岁之前是近视矫正黄金期呢?
孩子视觉系统成熟会在3岁左右,3岁~8岁视觉发育尚有一定可塑性,8岁~9岁视力发育已完成,若此时才发现视力等异常,已经失去了最好的矫正时机。
12岁以上双眼视觉发育基本成熟,绝大多数患者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专家建议,孩子3岁前至少应有一次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及散瞳验光等。
而儿童视力矫正最好是6岁以前,这段时间是神经发育的最快时期,6岁以前如果未能得到矫正,孩子今后出现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并发病的危险性将增加。
来看一下孩子视觉发育表,就大概明白了
1-2周,眼睛可短暂注视物体。
3-4个月,视觉功能开始发育,双眼可同时注视物体,会有初步的视觉条件反射,会随移动物体转动。
6-8个月,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育完成,对醒目鲜艳的颜色有敏感性。如孩子在注视物体出现斜眼的情况,就得重视,医院做相关检查。
8个月到1岁,此时视力在0.1-0.3
2-3岁,视力在0.3-0.6
4-5岁,视力在0.7-0.8
6-7岁,视力可以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1.0
8岁以后,立体视才会逐渐达到成人水平。
18岁以后,视觉发育才完全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2~3岁前也是视觉发育的一个关键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内,宝宝视觉系统出现问题(如先天性眼病、屈光不正等),将给视功能发育带来不良后果。对于宝宝来说是伤害,对于宝爸宝妈来说更是遗憾。
此外,胡萝卜、番茄、绿色蔬菜、蛋黄、牛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对眼睛健康有益。
孩子最好少吃甜食,因为糖在体内代谢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维生素B1缺乏会加剧近视程度,而钙的减少会使眼球壁弹性减弱,促进近视的发展。
科学防控要记牢,五步要领需谨记:
01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01读写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一尺(约30厘米);
胸前与课桌保持一拳(约10厘米);
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保持一寸(约3厘米)。
02读写环境要适宜,光线充足,课桌椅要与自身身高相匹配。
02
01尤其使用电子产品上网课,应遵循“20-20-20”用眼原则,在观看屏幕20分钟后,向20英尺(大约6米外)的远处眺望20秒。
02线下课间,应远眺10分钟,或闭眼休息5-10分钟,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在此,应格外注意,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年龄小的人群更应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婴幼儿应直接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03
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的户外活动,如球类运动、弹跳运动、游泳、跑步等。
04
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勤做眼保健操
05
保障睡眠和营养
01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02经常摄入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对眼睛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
1
出现以下情况
如果孩子向你反映看不清黑板的字或者发现孩子眯眼、歪头、近距离视物。
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检查,排除假性近视、弱视、斜视等,并了解孩子的屈光状况。
一旦确定为近视,应尽早到专业机构科学验光配镜进行近视矫正。
12岁以下的儿童均应该每半年(寒暑假)进行检查,并建立屈光档案,时刻监测孩子眼部屈光发展情况。
「非手术矫正近视」的角膜塑形镜,却把4类人群拒之门外
角膜塑形镜为何能成为近视防控的新宠?
孩子明明验个光就可以了,非得“折腾”建立屈光档案,为何?
妈妈,我不想戴眼镜,我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