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配框架眼镜,只是测一下电脑验光,选一副镜架就可以了,然而配一副框架眼镜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
配镜正确的前提是验光准确,
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验光结果?
医学验光
医学验光是得到准确度数的检查方法,医学验光包括以下步骤:
1
屈光度的检查
屈光度的检查,就是获得你的正确度数,包括视力、电脑验光、检影验光,成人需要做综合验光仪验光。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认真的操作,这个过程完成需要30分钟左右。
2
主视眼的检查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主视眼是右眼,验光度数应该是双眼近视度,结果在眼镜店配镜时,右眼配了近视2.75D,左眼配了近视3.25D。就是主视眼少配了25度,非主视眼多配了25度,结果出现头晕的现象,吓得家长给孩子做了头部核磁共振,结果没发现任何问题。最后到我院检查,发现眼镜度数配的不对,改为正确度数后头晕症状就消失了。在验光时要做到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的戴镜视力一致或主视眼稍清晰一些,这样才是正确的。
3
斜视检查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孩子近视度数是双眼度,他存在外隐斜,配镜时要考虑到戴镜后的斜视矫正问题,如果戴度可以纠正外斜问题,这个时候就要配双眼度。如果这个孩子存在内隐斜,就要戴上的镜片检查内隐斜是否加重,如果加重了,就不能按照度配镜,要低配,低配的原则是,戴镜后的斜视角度不能大于5度,否则这样的孩子就不适合戴框架眼镜,就要配戴隐形眼镜。
4
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的检查
还要进行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的检查,异常的同样需要调整配镜度数。例如调节性内斜视的孩子,因存在晶状体调节痉挛,配镜时要有一定度数的过矫,这样才有利于内斜视的纠正。
5
眼底检查
度数基本确定后,还要进行眼底的检查,检查眼底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以上就是医学验光的全部过程,大家是否体会到,要想得到准确的配镜度数,要通过科学的检查,不是随便插插片就行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配到一副合适的眼镜。
验光结束,
镜架和镜片的选择也同样重要。
镜架的选择重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瞳距选择镜架大小
通过镜圈的中心看出去的视觉效果最好,不会出现棱镜效应,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脸型选择镜架。幼儿和儿童要选择不易损坏的材质,防止因镜架损坏导致孩子的面部受伤。主要选择硅胶、TR和塑钢等材质的镜架。年轻人选择镜架更注重轻便和样式,老年人主要配花镜,不易选择过大的镜架。
镜片的选择
目前大家都会选择树脂镜片,近视度数过高的也可以选择玻璃镜片,因为可以做的更薄,但是容易碎。近视度数不同,选择的折射率也不同,度数高的折射率高,否则镜片会很厚。散光的应选择非球面镜片,否则会出现视野周边部物象变形。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何才能配到合适的眼镜了。
防蓝光眼镜
防蓝光眼镜是否能预防近视?
答案是否定的,防蓝光眼镜不能预防近视。
上节课讲到户外活动能控制眼轴的原因,其中蓝光可以控制眼轴的延长。蓝光分为有益蓝光和有害蓝光。太阳光中的蓝光是波长在-nm的可见光,是可以提高视觉发育、延缓眼球发育速度、延缓近视度数增长的,属于有益蓝光。人造光源主要指LED屏幕和LED灯,人造光源蓝光的特点是波长短,能量高,频率不规则,属于有害蓝光。我们常用的手机、电脑、电视、节能灯中含有大量有害蓝光。
近些年来,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都离不开电子产品的使用,使人们对蓝光产生了顾虑,担心会对人眼造成危害。尤其家长们很担心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促成近视的发生。认为防蓝光眼镜可以延缓近视。其实近视原因更多的在于阅读距离和阅读时间,与蓝光无关。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强度是非常弱的,如果不是每天长时间(8h以上)盯着手机/电脑看(儿童一般不会如此长时间地使用电脑/手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是不必戴防蓝光的眼镜的。但是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工作和学习的人是可以戴防蓝光眼镜的,比如IT设计者、老花人群可以配戴防蓝光眼镜。
防蓝光镜片在过滤蓝光时,是不能区分有益还是有害蓝光的,统统都会滤掉,有益的蓝光被滤掉后,视觉效果会受影响,视远不清晰。目前医学界对是否戴防蓝光眼镜观点也是不一的。
我们建议配两副眼镜:一副防蓝光眼镜在接触电子终端时使用,一副普通镜片日常生活使用。防蓝光眼镜也分为成品和验配镜片,成品的镜片质量相对差一点,验配镜片质量是有保障的。
更多精彩阅读
如何预防近视——3岁以后我们能做什么?
如何预防近视——3岁前我们能做什么?
正确理解近视——发现近视后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查?
正确理解近视——如何控制近视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