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同视机基础

转自:天津市医大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微课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同视机的相关知识。

同视机在临床中一般可用于:

1.检查斜弱视患者的客观、主观眼位,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2.三级视功能

3.测定、改善融合范围

4.检查视网膜对应

5.对患者进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析一下同视机的检查原理及三级视功能的检测

同视机的底座有一金属箱,其中储藏机器的转动部分及电路,在座上有两个金属臂连接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包括目镜、反射镜及画片夹三部分。

镜筒臂的底座上有刻度盘,其上刻有两行刻度,一行为圆周度,一行为棱镜度,以指示镜筒旋转的角度。两镜筒一般可内转50°、外转40°,镜筒上附有画片的高度及旋转的刻度,可以上下移动及旋转。

筒的一端装有目镜,另一端装有画片,目镜为+7D的球镜,使画片置于球镜的焦点上,可使出射光线为平行光,经目镜看到的画片相当于来自无限远的效果。

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同时视画片两张为一对,一对同时视画片是两眼完全不同的画片。如狮子与笼子,把这样的一对画片分别放入同视机左右镜筒画片盒内检查患者,患者一眼看狮子,另一眼看笼子,如果双眼能同时看见狮子和笼子,并在推动镜筒时狮子进入笼子。说明视皮层中枢能同时接受分别落在两眼黄斑部的刺激,亦即受检查者没有黄斑抑制,建立起了同时视。如若虽双眼能同时看见狮子和笼子,但不能将它们重叠起来,即狮子进不了笼子,则说明受检者黄斑部有某种抑制,同时视不良。

画片按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根据画片所对应的视角大小,反映不同的检查部位。

融合画片:理论上,融合画片应该是一对相同的画片,但是,为了检查方便,一对融合画片中,每张画片都有一个另一张画片上不存在的特殊部分,这个特殊部分称为控制点。两个控制点分别由两只眼看见,一旦病人看不到其中一个控制点,则说明有一眼抑制。

按控制点位置的不同,画片可分为为中心控制点,黄斑控制点和旁黄斑控制点画片。

融合画片的尺寸,按视角大小分为10°、5°、3°画片,分别用于周边视网膜融合功能检查、黄斑融合功能检查及中心凹融合功能检查

立体视画片:两张画片图案完全相同,但每张画片的图案相对画片中心存在一定的水平微量位移(水平位移量的大小决定了不同的立体视差角),即存在水平视差,水平视差被视觉中枢感知会产生立体感。

较复杂的画片看上去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层面。

立体视画片包括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前者是图形之间保持一定的分离位置,图形有深度感,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视锐度的测定。可测出立体视觉的灵敏度,以秒弧度为单位,度数越小,灵敏度越高。

立体视是建立在双眼同时视,融合基础上的一种较为独立的双眼视觉功能。

体现了高级的融合能力,是双眼视功能的高级形式,是人类从事各种精细工作,交通运输,危险工种,问题活动等保证工作质量,效果及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正常人的立体视敏度约为40-50″,具有良好立体视者可达10″以下。

长按识别/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xsjz/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