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集远视的孩子应不应该进行视觉训练

欢迎把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给我们

我们会甄选其中有共性的问题

每周四发布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借鉴

QA1顾客,男,28岁,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经常夜班,休息不好。验光:R:-4.25/-0.50*85L:-4.00/-0.50*95验左眼时,反映左眼看視标比右眼远,为什么?还有单眼看視标,其中一眼感觉視标很亮,另一眼没有那么亮,为什么?“反映左眼看視标比右眼远”,大脑感知的问题,观看视标大小是否一致,通常视标越小大脑感知越远,通常负镜越大感觉视标越小越远。左右眼感觉视标明暗不一样,可能是屈光介质的透明度造成的。当透明度一样的情况下,通常会觉得主导眼更亮些。QA2该情况是否需要配镜对于您的案例,并没有提到患者年龄。若患者为小孩,则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年纪较小并存在远视,更建议进行阿托品散瞳,能够知道真正的远视度数。2、裸眼视力0.7/0.8,视力与正常稍有差距,所以仍然建议戴镜。3、按照图片中的处方,本身使用美多丽散瞳,又双眼减+2.00D配镜,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更多的调节,尤其是近距离阅读时。而本身PRA只有-2.00D,调节功能较差,就容易出现视疲劳等症状。因此,尤其是调节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建议少减一些远视度数进行配镜。4、建议进行视觉训练,练习调节紧张的能力。若调节能力够强,有摘掉眼镜的可能性。QA31、对于近视增长问题,视功能检查的数值:调节滞后、PRA偏低、调节灵活度下降,请问,为什么调节刺激不起来,近视度数增长过快呢?2、对于儿童,如何更快更准确的测量隐斜的量,儿童用不了综合验光仪,诊室没有棱镜排,没有同视机,该用什么方法测量,谢谢1、调节滞后,PRA偏低,调节灵活度负片通过困难,都意味着调节刺激不起来。在看近距离时,长期调节滞后会使成像长期在视网膜后,形成远视性离焦。而现阶段普遍认为远视性离焦会比较容易造成近视度数增长。2、儿童的眼位检查,通常使用遮盖实验与棱镜串镜。若没有任何测量所需工具,则只能使用遮盖实验,进行眼位的定性检查。也可以根据眼位运动情况,运动路径长短大致判断斜视/隐斜量,没办法十分精确。QA4老师们好!有个问题请教一下10岁左右的孩子,调节超前,AMP又非常低,我们给他做了负镜移近和BOPwalkaway,做了好多次都没有效果,数据没有太大的变化,老师,是不是我们训练有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训练?依照现有数据猜测该患者可能存在调节过度问题,之所以患者的调节幅度同样偏低,是因为患者是在使用调节且无法放松下来的状态,因此调节幅度在测量时并非真实水平。在进行调节训练时感知调节后先进行灵活度的训练例如翻转拍,字母表。在灵活度达到一定范围后在加入您之前所练的特异性训练。QA5(标题问题)八岁女孩,右眼+0.75D,左眼+2.00D。做视功能训练半个疗程发现双眼远视各少了0.25D,因为妈妈最开始是抱着近视防控的想法来的,希望保留孩子远视.我想问一下远视的孩子应不应该进行视觉训练,如果练的话,侧重在哪方面视觉训练本身并没有一定能保留远视的训练效果,因此没有哪项训练一定可以保证患者保留远视度数的,只能针对患者存在的视功能异常进行训练。首先电脑验光结果不能直接作为患者处方,如果主观验光结果与电脑验光相同,那么患者存在双眼屈光度不等的情况,双眼的裸眼视力是否也存在差异?双眼远视水平不同,那么双眼的调节水平可能也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更需要做的是确定患者的准确屈光度及单眼调节水平,在决定后续的训练方案会更加行之有效。如果每个患者都处在屈光度及调节不对等的情况下,长此以往会更影响患者的双眼屈光及功能发育。QA6病人年龄八岁右眼戴镜矫正视力4.1想检查是不是偏心注视但是测客观斜视角交替点灭的时候眼睛不光有外向中的移动,还有从上到下的移动。这种交替点灭有上下眼位的客观斜视角该怎么查若测出来是偏心注视需要训练是应该放在客观斜视角用单眼放海丁格式刷放飞机画片让他依次盯着机头机翼等看让他靠近读秒这只眼训练完再换一只眼。我看有其他医生或者视光视客观斜视角写的是左注右x°右注左y°在训练左眼时就放左注右的客观斜角训练右眼时就放右注左客观斜角这是什么意思首先回答注视性质的问题,偏心注视需要使用眼底镜的环形光斑进行检查,患者注视眼底镜灯光时观察黄斑是否在环形中心,如不在中心则出现偏心注视。若存在偏心注视可以采用海丁格刷进行单眼训练,单眼训练不存在斜视角度问题,只要患者可以稳定注视即可。针对他觉斜视角的检查,患者表现出的外向中移动代表有外隐斜问题,上到下的移动代表存在垂直方向斜视,可以在同视机上调整垂直测量手轮,直至上下也没有任何移动,调整值即为垂直斜位量。QA7有一个顾客,单眼近视,R:-1.00DS=1.0/L裸眼视力2.0,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视力前两周正常,后来20天左眼视力突然下降到0.8,插片-0.25=1.2,绿色清晰;请问这种是什么情况,如何解决,可以提高左眼裸眼视力。角膜塑形镜通过其逆几何状态,使角膜中央区变平,周边部陡峭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近视,这种作用是可逆的,需要我们每天晚上配戴眼镜来维持第二天的裸眼视力,为了使全天视力都比较好,会采取过矫的方式,即矫正后的眼睛在白天尤其是上午会是远视状态,此时为了看清远处会发生调节,而调节是双眼一起发生的,所以会使左眼也产生调节,变成近视状态(假性近视),看远处会不清楚。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一方面在给这样的孩子配塑形镜时,单眼过矫量不要太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给孩子做视觉训练,如果视功能好的话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症状会缓解。

QA8

(问题来自知乎平台)戴隐形眼睛看近处模糊是怎么回事?

框架右眼近视:度散光50,框架左眼近视:度散光75,配的隐形眼镜是左眼,右眼,就带过四次隐形眼镜,都有看近处模糊,要眨几次眼才能看清,请问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戴相同度数或者同等效力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相对比,戴角膜接触镜付出的调节多。举例:一近视患者戴-5.00D的近视框架眼镜恰巧被矫正,那么他使用的调节力为(设戴于眼角膜后12mm):2.63D(具体光学公式不做讲解),如该顾客配戴角膜接触镜,镜眼距为0,则注视33.3cm时(严格以眼主点算起),所用调节力为:2.99D

通过以上计算:戴框架-5.00的眼睛看33.3cm需要动用2.63D调节,而戴相同效果的隐形眼镜顾客(可以想象成正视眼)看眼前33.3cm,需要动用2.99D调节。如果该患者的调节功能差,就会出现戴隐形看近模糊。

(习惯用知乎的小伙伴也可以在知乎上搜索“天津万里路视光培训学校”,向我们提问)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点“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xsjz/6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