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的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今天上午,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爱目行动——EYE你眼课堂”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健咨询活动,吸引了诸多“小眼镜”及家长。医生发现,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也不少,提醒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系统的眼保健检查。
网络图片
个案:4岁男童近视飙至度
4岁的男童小雨(化名)牵着妈妈的手来活动现场咨询眼科医生,医生看着这个有点活泼闹腾的孩子,一查视力吓了一大跳。
小雨右眼视力正常,可左眼屈光及红光反射异常,近视竟高达度。也就是说,小雨的左眼几乎到了失明的程度,而家长却浑然不知。医生也很无奈,建议家长进一步规范治疗,但要达到治愈恢复的程度,可能性非常小。
小雨4周岁还不到,在读幼儿园小班。孩子妈妈说,小雨平时好玩、好动,也没说过眼睛看不清,怎么也想不到孩子会有这么严重的近视。“起初我们也没发现不对劲,小孩也没做过什么眼睛检查,没想到一检查就这样……我这做妈的真是自责、懊悔……”孩子妈妈说着说着快要哭出来。
网络图片
数据: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异常检出率约8%
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陈磊这样告诉记者:像小雨这样的高度近视孩子,虽然是极少的个案,但是同样存在屈光异常和视力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见。
今天,今年才5岁的彤彤(化名)在医院查出度散光。孩子家长特别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有散光?我和她爸爸都没有散光呀!”
陈磊说,通常家长对近视、远视比较熟悉,却常常忽略了散光。其实散光也是幼儿视力差常见原因之一。当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聚焦成一个焦点,就是散光了。散光是一种先天变异,可能与妈妈孕期吸食较多人造食物、有机农药或有害气体等引起眼球不对称发育有关,也可能与出生情况、户外活动时间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等后天因素相关。
记者了解到,从上个月开始,医院正在对城区10余所幼儿园进行眼病筛查,从筛查结果来看,目前常见的屈光异常主要是高度远视和高度散光,检出率约2-3%。陈磊结合实际检查情况,大致估算了一个数据比:检查的个幼儿园孩子中,大概有三五个孩子存在度及以上的高度散光。
眼科专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散光得不到纠正,则会出现视疲劳、异常头位,歪头或低头眼上翻看电视。度以上的散光就可引起弱视,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近视、斜视等,危害儿童视力健康。
网络图片
提醒:0-3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电子产品
“高度散光的孩子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弱视风险,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压根儿没意识到孩子的视力问题。”陈主任无奈地表示,很多孩子的视力问题,“罪魁祸首”是家长。特别是托小班的孩子家长,有些对已发现的视力问题不重视,有些认为孩子还小没到治疗时候,错过最佳治疗期。
陈磊说,其实小孩子更愿意和家长一起看书玩游戏,但家长没工夫陪,就用电子产品打发孩子时间。“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家长,说小孩子一摸到PAD、手机整个人就安生了,父母也落得自在。孩子一闹,大人就用PAD搪塞,这会导致孩子视力问题的隐性危害。”
医生也提醒学龄前儿童家长,0-3岁是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这阶段如果存在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因素如高度远视,散光(特别是单眼异常)等,会造成弱视。而儿童期的弱视是功能性、可逆性的,但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却可能成为不可逆的病变。
这时候最好让孩子杜绝电子产品,家长们也要从自己做起,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少玩PAD,少看电视。另外,每天让孩子在户外活动2小时,补充钙、铬、锌等微量元素。同时父母给孩子定期进行系统的眼保健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详见明日《慈溪日报》
记者:冯茜
编辑:糯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