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妈妈:我女儿4岁半,没注意她什么时候开始歪头看东西的,只觉得这样的姿势对颈部有影响,样子也不雅观,所以一再帮她纠正,可却没什么效果,直到她总是把自己画本贴在眼前看,才想说,难道近视了?结果医生检查后却说女儿是弱性,右眼视力只有0.1,怎么会这样?
二号妈妈:我女儿1点半,和别的女孩子比,她无论是走还是跑都比人家发育慢,所以她走路时常跌倒我也没在意,觉得大一点走路就稳当了,可是有时递给她东西,她也不能一下子拿到,让我的心紧张了起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是弱视宝宝,左眼视力只有0.3。我和她爸爸都不是弱性,她怎么是弱视呢?
三号妈妈:感觉宝宝眼睛有问题,是有一次我们玩捉迷藏,他把小手偷拿开一只,偷偷看,旁边的爸爸眼尖,觉得他好像眼球震颤了几下,后来我便仔细观察他看东西时的眼神,真的觉得他的眼球不稳,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宝宝竟是弱性,他现在3岁了,弱视能改观吗?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视觉减弱,无法用眼镜矫正其视力,而且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即使让弱视的眼睛戴上合适度数的眼镜,将物体影像精确聚焦到视网膜上,宝宝还是看不清楚。专家解释,当宝宝视力发育的过程受到阻碍,大脑视觉区不能掌管眼睛看清楚,便会产生弱视。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视力不到0.1,到了3岁视力发育到0.6,等到6-7岁,视力可达1.0。如果有一眼睛接受的影像不清楚,则这只眼睛的视力发育会受到抑制,掌管这只眼睛的大脑视神经细胞没有受到足够刺激。一旦过了10岁,视觉系统定型以后,弱视就可能成为永久性的。
专家特别强调:“弱视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有时效性,就是要在10岁前矫治成功,而最佳的治疗时间是3-5岁”。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弱视?
弱视通常会分为四类,包括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主要由于视觉发育阶段,视觉刺激不够充分,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或双眼视觉输入不同,而引起模糊物像眼发育障碍。也就是说,宝宝的眼睛本身没有病,之所以视力达不到同龄正常宝宝的水平,是由于长期不用造成的。当然小部分宝宝的弱性是由于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斜视所致。
小心弱视,注意宝宝的这些征兆
1.总是斜视看东西。宝宝斜视看东西时,通常只使用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则不能注意所看的东西。
2.在阳光下一只眼睛眯缝、怕光。说明宝宝两只眼睛的屈光度已经出现差异,怕光的那只眼睛会变得越来越“胆怯”,视力也会随之下降。
3.喜欢歪头、偏脸看书。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会影响宝宝的视力,而且总是歪着头看东西,宝宝可能会斜视,甚至演变成弱视。
4.看东西的时候很吃力,喜欢凑得很近。有这种表现的宝宝说明视力已经有问题了,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
5、喜欢愣神或专注某物时出现了“对眼儿”,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
6、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对距离感有反应差异。
弱视的危害:弱视的危害不仅仅是视力低下,严重者会丧失立体视觉,成为立体盲,也就是不能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位置、远近、方向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弱视患儿,看东西都没有立体感或立体感不强,只有两维空间的知觉,即物体的平面形状。
弱视,我们能为宝宝做什么?
1.避免宝宝的眼睛受伤。家里那些比较尖利的东西最好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宝宝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别让他磕碰到眼睛部位。
2.阳光强烈时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尽量避免让宝宝直接接触强烈的阳光,可以给他戴上太阳帽,遮住眼睛部位。
3.看电视要有节制。宝宝视力水平和成人相比差很多,如果电视画面跳跃闪动,切换速度非常快,会让宝宝的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宝宝看电视一定要有节制,每天看电视时间累计不应超过30分钟,还要跟电视屏幕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4.做好定期视力检查。如果给小宝宝检查视力,可以找小儿眼科医师,2岁以上的宝宝会表达计算机验光机的图形,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视力表检查。要特别留意宝宝6个月和2岁这两个视力发育的关键期。
5.多给宝宝吃对眼睛有好处的食物。
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虾、海带、大豆、蔬菜、牛奶、花生、橘、橙和蛋黄等。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猪肝、鸡肝、蛋黄、牛奶、羊奶等。核黄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牛奶、干酪、瘦肉、蛋类、酵母和扁豆等。
维生素C、B含量丰富的食物:鲜枣、柑橘、西红柿、马铃薯、肉类、动物肝、肾和乳类。锌含量丰富的食物:牡蛎、牛肉、牛肝、猪肉、蛋类、花生、核桃、土豆、黄瓜、胡萝卜、西红柿、苹果等。
弱视最佳治疗时间是6岁以前,6—8为理想治疗期,恢复起来还算容易,8—10岁为边缘治疗期,恢复的速度和效果明显会慢很多,10—12岁就属于尝试性治疗,或者说治疗的效果和难度都是不理想的,超过12岁就根本没有恢复的可能性了。所以,治疗时间的紧迫性是存在的,错过了终身抱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