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晶孟昭君不同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

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10.17

前言

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通过视感知觉训练,眼位控制情况更加稳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孟昭君

研究员

首都医科医院

01

研究背景

我们都知道,共同性斜视是斜视类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它会影响患者的外观以及双眼视功能的建立,目前认为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因为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术后复发是我们一直在面临的棘手的问题。此外,即使术后眼位正位,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比较好的建立起双眼视功能。因此,如何更好的建立双眼视功能,尽量减低复发率,成为共同性斜视术后治疗策略的方向。

既往有研究证实,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进行同视机训练,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但是同视机价格比较昂贵,训练操作费时费力,对操作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

还有研究表明,手描实体镜,对斜视术后的患儿进行立体视的训练,有助于立体视的提高。但是手描实体镜训练内容相对固定、枯燥,患者难以长期坚持,依从性较差。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大脑可塑性研究的深入,视感知觉的学习被逐渐引入到斜弱视治疗领域。利用视感知觉进行学习,对斜视术后患者进行训练,可以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可迁移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和学习,激活信号通路,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从双眼间高级通道修复低级通道。可能比仅仅依靠患者自身逐步增加的视觉经验,更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

02

研究目的

本课题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比较传统手描实体镜训练、视感知觉训练以及不训练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眼位控制及双眼视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03

研究方法

连续收集年1月至年9月于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名,年龄3-34岁,平均(12.62±7.09)岁,男性例,女性例。所有患者于术后1周按照不同的训练方式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90例,传统双眼视训练组97例,视感知觉训练组91例,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

我们的观察指标包括视力屈光度等常规眼科检查,三棱镜远近等斜视度检查,同视机三级功能以及视锐度等双眼视功能检查,视感知觉评估系统进行的知觉眼位检查。

这是我们的入组标准。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3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术后1周为基线值,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Model),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estimatingequations,GEE)模型,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4

研究结果

从三组患者一般性资料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性别、年龄、斜视类型,三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

在斜视度方面,术后1周,也就是基线值的相比,三组患者看远及看近斜视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术后6个月斜视度和基线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以回退率≥10Δ为复发判断标准,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17.78%,传统训练组复发率为13.40%,视感知觉组复发率为10.99%,其中视感知觉训练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观察组。

在知觉眼位水平及垂直偏移方面,和基线值(术后1周)相比,视感知觉组术后1月、3月、6月知觉眼位水平偏移数值均显著降低,其他两组术后各时间点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知觉眼位垂直偏移数值和基线值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

在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变化方面,和基线值(术后1周)相比,三组患者双眼同时视功能在各时间点差异没有显著性。

三组患者融合功能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均有显著提高。

在立体视功能变化方面,和基线值(术后1周)相比,三组患者远立体视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有显著改善。

视感知觉组和传统训练组的立体视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仅在术后1个月,3个月显著改善,在6个月时有所回退。

05

结果讨论

斜视矫正包括外观矫正和功能性矫正两方面,二者之间互相促进。

1、本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通过视感知觉训练,眼位控制情况更加稳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术后复发风险,这可能与大脑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通过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知觉水平眼位的控制情况有关,从而为更好地重建双眼视觉功能尤其是立体视功能,获得功能性治愈提供坚实的基础。

2、本研究随访时间为半年,为了更好的探索功能训练在术后眼位控制及双眼视功能改善中的作用,尤其是探索训练时间-效应以及频次-效应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及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此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文章:

廖咏川:双眼视知觉检查及个性化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陇黔:弱视与视觉可塑性

全球首个VR视觉训练临床试验在苏州正式启动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上)

许江涛:儿童屈光检查(下)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上)

刘虎: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下)

肖满意:注视能力与双眼视觉关系的研究

周炼红:大样本儿童视力调查的体会

陈霞:再谈下斜肌后徙术

刘陇黔:屈光手术后视疲劳的处理

邢咏新:双眼先白术后斜视与眼震手术在患儿视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xsjz/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