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力。
1、复查时确认孩子视力情况。包括戴镜双眼视力、戴镜单眼视力、裸眼双眼视力、裸眼单眼视力;未戴镜时只测裸眼视力。医院未在病历中注明,请说服医生注明或自行记录。手写病历请家长当场确认手写内容,需要时另行笔记注明。
2、散瞳。短期内有散瞳经历者应及时向医生说明,能不散瞳尽量不要散瞳。如果医生坚持请遵医嘱。散瞳后需要按医嘱保护孩子视力,并于7医院眼科复查视力恢复情况。注意:散瞳7天内不适合保健。
3、角膜地形图。尽量医院给孩子拍摄角膜地形图,根据情况一年一次做为原始数据保存。特别是有散光、锥形角膜等情况的,建议拍摄角膜地形图。
二、复查时的误区。
1、视力复查误差。受测量距离(5米、2.6米)、现场光线、反射镜反光率、灯箱亮度、被测试人状态、环境适应时间等影响,与店内数据会有误差,但误差通常不会超过两行(视力表)。简单说,不同的场所测试的视力数据很难做到一致。比如:有的孩子在店里测试的数据0.8,学校里测试时是1.0,家长会很开心。反过来,在店里测试的是1.0,到医院里测试是0.8,个别家长就会怀疑店里的数据,其实这是测量误差,直接受测试环境与被测试人状态影响。
2、确认误差值。到引光奴/艾眼灸体验前,医院检查视力并与店内测量数据对比,确认误差范围;体验或视力保健前医院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健,医院复查时,监护人可先到店,不但测试孩子的视力也测试监护人的视力,到医院医院的同一测试地点,不但复查孩子视力,同时也复查自己的视力,医院视力测试与店内测试的误差值。
三、《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打开国家卫健委网站查阅:“国卫办疾控函〔〕号”可确认原文。
以下为部分摘录:
1、近视的定义及筛查标准:
近视Myopia
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进人眼内成像焦点在视网膜前。
近视筛查标准
裸眼视力<1.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数<-50度。
2、场地要求:
①检查前应准备好视力表、遮眼板和指示杆。指示杆的头端不能太细,并应漆成黑色。 ②视力表悬挂高度应使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的双眼等高。 ③视力表应置于被检眼(结点)前方5米(即远视力表标准距离)处;或在被检眼(结点)前方2.6米处立一面垂直的镜子,以确保经反射后的总距离为5米。镜中的视标图像必须无明显变形。 ④视力表应采用人工照明,如用直接照明法,照度应不低于lx;如用后照法(视力表灯箱或屏幕显示),则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不低于20Ocd/m2。 ⑤无条件时,可利用自然光照明,光线应充足。 ⑥视力表应避免阳光或强光直射。照明力求均匀、恒定、无反光、不眩目。
3、检查要求
①检查视力前向受检者讲解检查视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合作;并询问是否有学生正在佩戴有隐形眼镜(包括软镜和硬镜)或者夜戴角膜塑形镜,如有,应文字注明在记录表上(见附件1)。配戴眼镜者(包括隐形眼镜)应摘去眼镜,检查裸眼视力。为在进行近视筛查的同时做好后续眼健康服务,配戴眼镜者(包括隐形眼镜)应加查戴眼镜视力。 ②检查在室内进行时,受检者从室外进入后应有15分钟以上适应时间,不能立即测试。 ③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斜视、偷看、往前伸。检测人员应随时注意监督。 ④用遮眼板时,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⑤不宜在紧张视近工作、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 ⑥确认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受检者计入近视样本。
4、检查方法 ①远视力检查须两眼分别进行,先右眼后左眼。嘱受检者用遮眼板或手掌遮盖一眼,检查者用指示杆从第一行的最大视标(4.0行视标)开始,自上而下。逐行检查,要求受检者在3秒钟内说出或用手势表示该视标的缺口方向,受检者说对的最后一行视标所表示的视力即为受检者该眼的视力。 ②每行通过的标准是测出被检眼所能辨认的最小行视标(辨认正确的视标数应超过该行视标总数的一半),记下该行视标的视力记录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注:店内测试视力数据时原则上只给3分钟左右的适应时间;开口方向确认时间原则为1秒。
四、度数的误解。
体验或开始视力保健时,很多家长仅提供几个医院检查病历,或因病历找不到没有提供。复查时就会出现度数“异常”。
1、视力持续下降会让度数不断上升。比如:体验或保健前4医院检查的度数是度,到店体验医院验光检查,保医院复查,发现“度数上升了”。配镜时视力通常调整至1.0,可经过4个月的时间视力如果持续下降,会造成度数上升,体验前或开医院眼科检查视力,以之前的验光结果为标准,就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视力在几天或短时间内下降通常不会产生屈光度数,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是足以产生屈光度数的。有个名词叫暴盲症,就是指视力在短期内的急速下降。留意下身边的孩子或新闻报道,每年的寒、暑假期也就一两个月,有些孩子因电子产品等情况超负荷用眼,形成开学前配眼镜、增加眼镜度数的小高峰,原因就在于此。
2、视力低下。有些孩子体验/参加保健时视力仅有0.3、0.4,即使建议戴镜,家长也不肯或是孩子也不愿意戴镜。如果短时间内视力不能提升至0.6以上,近视度数增加是大概率的事情。
3、降低镜片度数。有些孩子因视力上升至1.5后,通过降低镜片度数的办法将视力调整至1.0。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视力矫正后,再次降低镜片度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降低的是镜片度数,眼球屈光度并未改变。此时降低的镜片度数可理解为睫状肌弹性范围的矫正。
4、眼球屈光度的改变。对于近视的孩子来说,缩短拉长的眼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需要满足相应条件也不是所有孩子的眼轴能变短。主要条件为:
①自我视力的极限值。当达到自我视力的极限值时说明睫状肌已经具备了应有的弹性范围,稳固期之后需要维持极限视力,医院复查确认屈光度变化。
②年龄的影响。4~6岁、7~8岁、9~12岁、13岁~18岁、19岁以上、、、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递增为不可能。
5、度数增加了。不是参加保健就能保证度数一定不上升,医院就能保证病能好,不是上了学就能保证成绩一定好。双眼、单眼视力是重要数据,直接反映了睫状肌的承受能力以及用眼平衡。有些家长听说别的孩子视力上升了,镜片度数向下调整了,甚至不戴眼镜了,参加保健后不白癜风能根冶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