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夏雨晴通讯员陈宇娟
近日,医院眼科门诊来了个小女孩小郑,只有5岁半却带着厚厚的眼镜,近视高达度,还引发了弱视,治疗起来困难重重。医生询问之下得知,小郑3岁以下长期跟随爷爷生活在地下室,在光线很差的地方看电视、玩手机,缺少户外运动,这才造成了严重的近视。
图文无关
记者了解到,小郑今年5岁半,念幼儿园大班。半年前,在幼儿园体检时候,发现小郑视力异常,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把小郑的妈妈吓了一跳,小郑双眼视力都只有0.05,近视度。医生给小郑佩眼镜,让她回家多注意矫正训练。经过半年,小郑复查时却发现,度数又涨了度,于是医院来看。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林泰南。林医生详细检查了小郑,发现双眼散瞳后,近视高达度,眼底也出现了高度近视的改变,而且存在弱视的情况。
图文无关
林医生说,按照正常的发育,5岁半现在双眼应该都是远视度左右,临床上这叫生理性远视。而小郑现在已经有近视,比同龄孩子多了近度的近视度数,更严重的是,小郑的双眼矫正后视力都只有0.4,双眼还有弱视,治疗起来困难重重。
小郑小小年纪有这么高的近视度数呢?林医生随后细细问了小郑的家庭情况,这才了解到,小郑的妈妈,有度的近视而小郑3岁前没有带在自己身边,都是爷爷带。爷爷的工作是在地下室看车,所以小郑都是生活在地下室,平时也比较少在户外活动,平时主要都是玩手机和看电视。
图文无关
“阳光能够刺激身体释放多巴胺延缓近视发展,在小孩子的发育过程中很重要。小郑妈妈是高度近视患者,小郑本来可能就有高度近视的基因,加上长期不接触阳光。地下室光线又差,达不到照明标准,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又常常看电视玩手机。导致了高度近视。”林医生说道。
由于小郑的近视没有得到及早的发现和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对于小郑的预后,林医生表示不容乐观。“成年后留有可用的视力,不出现明显的眼底病变,就是我们的目标。”林医生给小郑睡前佩戴了角膜塑形镜,使佩戴的框架眼镜度数减少到度,然后再给孩子进行弱视治疗,平日睡前给小郑点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经过了一个月治疗,小郑的双眼视力都提高到了0.5。
林医生指出,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加强户外运动,多接触阳光,能够阻止近视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每日在户外运动1小时以上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孩子。此外,无论是近视还是弱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3-5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过了6岁效果就会变差。
图文无关
林医生同时指出了一些儿童近视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3岁以下幼儿,不用查视力。
正解:应该半年左右带幼儿来专业眼科做简单的普通筛查。因为可能存在先天性眼病或异常,家长很难观察到蛛丝马迹,但眼科医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眼病,避免视觉的永久损害。
误区二:儿童验光,散瞳有副作用。
正解:散瞳(睫状肌麻痹)验光是检查儿童眼睛屈光状态重要的验光方法之一,但大多数家长担心有副作用。其实不对。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对眼睛没有任何损害。如果不散瞳,6岁以前的孩子,眼睛调节能力非常强,也就是检查时他的视力会“作假”,没法查到隐患,尤其对远视、斜视、弱视的判断非常困难,一旦漏诊,孩子就会错过6岁之前的关键矫治期。
误区三:散光无所谓,不用矫正。
正解:如果散光轻度又无症状,不需要矫正,而中、高度散光通常是必须矫正的。
误区四:眼镜戴上了就拿不掉,能不戴就不戴。
正解:许多家长不愿给孩子近视配眼镜,是担心孩子一旦戴上了就拿不掉。于是就寻求诸如按摩法、中医针灸、治疗仪训练、眼保健操、保健药物等等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不能逆转或控制小孩的近视发生发展。由于近视发生发展有遗传因素和大量后天环境因素,因此青少年儿童近视戴镜后依然会呈现加深趋势,并非戴镜之错。
误区五:近视了不管它,长大后做个近视激光好了。
正解:青少年近视是不可逆的,如果不治疗,会导致高度近视,带来许多眼睛的并发症,即使成年后做近视激光矫治,也会困难许多。所以近视了还是要积极治疗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保护视力
多带孩子到户外去,
晒晒阳光,接触绿植
快来领取海都送出的福利!
海都送福利
1月19日上午9点30分,在晋安区南平东路福州市琴亭湖公园西园入口,将举办波斯菊种植活动。
活动主办方为福州市琴亭湖公园管理处和海峡都市报社。现征集30个家庭参加,先到先得,报满既止。报名成功的学员,主办方将以短信形式通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统筹:小丹;编辑:小燕
标星+置顶海峡都市报
一秒找到海都君
▼
您可能还想看这些
◆视频疯传!福州爱琴海发生伤人事件?假的!警方通报来了!
◆福州浦上大道伤人事件后续情况通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