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问.如何应用maddox杆检查斜视?
Maddox杆又称马氏杆,是用于检查隐斜的一种专用器具,由一根或数根并排的圆柱形透明小玻璃棒安装在镜片框里,此镜片框可安置于试镜架内。因该玻璃棒的焦距极短,外界点光源透过此杆后投射入眼的光线均在焦距之后,故小玻璃棒可将点光源折射为一长条状光线,光线的方向与玻璃棒的轴向成直角垂直。如果将马氏杆放置患者一眼前,则该眼可将小灯泡或烛光看成一长条状光线。马氏杆位置水平时,光线呈垂直位置;马氏杆位置垂直时,光线呈水平位置。这样患者一眼所见为灯光.置马氏杆眼所见为一条状光线,破坏了双眼的融合作用,使患者原有的被融合作用掩盖的斜视状态暴露出来而出现双眼视轴分离。
具体检查方法为令患者戴试镜架,将马氏杆先呈水平位放置右眼前,让其注视6米远处的小灯泡。此时左眼看到小灯泡光,右眼则将小灯泡看成一垂直条状亮光线。如果双眼正位视,看到的垂直亮线恰巧与灯泡光重合。如果患者有隐斜,因放置马氏杆后双眼融合作用被破坏,即暴露出其潜在眼位分离状态,出现条状亮线与灯泡光分离的现象。内隐斜患者因戴马氏杆的右眼出现内斜,进入该眼的亮线投射在黄斑中心凹的鼻侧,该亮线在大脑的投射物像反映在颞侧,亮线呈垂直位在灯光的右侧,称同侧复视。外隐斜患者因戴马氏杆的右眼出现外斜,进入该眼的亮线投射在黄斑中心凹的颞侧,该亮线在大脑的投射物像则落在灯光的左侧,出现物影交叉称交叉复视。故检查水平性隐斜时,马氏杆应水平放置一眼前,其影像与隐斜的关系为眼交叉(内隐斜)影不交叉(同侧复视),眼不交叉(外隐斜)影交叉(交叉复视)。检查垂直隐斜时,则把马氏杆呈垂直位放置在右眼前,此时右眼就将6米远处小灯泡看作一条水平亮线。如果患者为上隐斜,右眼看到的水平亮线就位于灯光的下方。如果患者为下隐斜,看到的水平亮线就位于灯光的上方。
在用马氏杆测出患者的隐斜类型后,如欲测得隐斜的度数,可配合棱镜片插片完成。方法为将棱镜片尖端指向隐斜方向放置一眼前,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逐渐加大棱镜片的度数。灯光与亮线逐渐靠拢,直至灯光与亮线重叠在一起,此时所用的棱镜片度数即是隐斜的度数。
注:
①倘若左眼前置放马氏杆,原理相同,但现象不同。例如,线强灯的右侧为外隐斜,需用底朝内的棱镜片矫正;线在灯的上方,为左下隐斜或右上隐斜,左眼前加底朝下的棱镜片可矫正。
②线的位置系指患者所称之方向而言。
③棱镜片可以放往右眼前,也可放在左眼前。一般而言,其测定结果一致,少数病例放在右眼前或放在左眼前测得的斜视结果不一致。有时一块棱镜片不足矫正,则可任双眼前同时加棱镜片,其斜视程度为双眼前所用棱镜片的总和。例如,右眼前为10△底朝外,左眼前为3△底朝外,则其内隐斜为13△如果右眼前为10△底朝外,左跟前为3△底朝内,则内隐斜为7△。
④此系患者所称之方向。
⑤右下隐斜与左上隐斜是一疾病,是互相可以通用交换的,假定为右眼患病,则为右下隐斜;如果你愿意假定为左眼偏斜,则可诊断为左下隐斜。同样道理,右上隐斜与左下隐斜也是同义名词,但临床上习惯用上隐斜而不用下隐斜。
另外,尚可用马氏杆加十字尺测量患者隐斜类型及度数。十字尺为“十”字形木架制成,其上有大小2行数字,大字供在5米距离检查用,小字供在1米距离检查用。十字尺中心有一小孔用来安置灯光。患者右眼置马氏杆如前,此时隐斜患者右眼所见之亮线可因不同类型隐斜而出现偏移向和在十字尺上偏移的距离刻度,即可判定度数。
综上所述,马氏杆检查隐斜的原理为利用该杆破坏了双眼融合机制后使患者潜在的斜视状态暴露,同时配合棱镜片或十字尺,即可对隐斜的度数和类型进行诊断。
第问.遮盖试验检查斜视有几种方法?
福盛康|眼视光
一家专注视光教育与仪器研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