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鲁北大地,阳光亲切、南风温柔,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29日的清晨,惠民县清河镇中学的八位教师代表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全方位教学管理合作学校-----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进行为期一天的精准结对学习。
上午九点我们一行来到张店区二中,远远的就看到学校领导已在校门口等候,心中立即有了一种如家的感觉,热乎乎的咖啡和香喷喷的面包,无论你吃与不吃,主人的待客之道已让我们受宠若惊。
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们便来到了学校操场,观摩二中阳光大课间。阳光大课间在时间上是安排了半小时,运动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体绕场跑,所有班级都参加,班与班之间间隔五米,因操场小班级多,他们多年来已形成了独特的绕场跑方式,低年级(初一和初二)绕小圈跑,高年级(初三和初四)绕大圈跑,每个班级绕场跑过程中行列整齐,口号响亮,精神抖擞,班主任紧随其后,执勤监督的学生会成员在固定位置负责监督打分,操场观礼台同样整齐的站立着十余位学生会督察员,边看边记录每个班级中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并在绕场跑结束之后马上在广播里公布并提醒改正,第二阶段是班级特色运动时间。各班在固定位置进行专项器材训练。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各班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神秘武器来到操场的,有跳绳、篮球、垫子、起跳架等,学生自由组合,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进行专项训练,班主任有时还组织进行个小型比赛,学生全员参与,热情很高。
在观摩期间我们顺便采访了几位学校的领导,他们介绍说,学校近十几年一直倡导并专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管理自己的习惯,现在在校生一千多人,学生会总人数在一百多人,学生会细分为很多部,每个部都有自己很细化的管理范围和管理细则,学生的自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健康有序,科学合理的良性循环。现在想起来我们学校以前也在探索学生的自主管理,也进行过几个学期的执行,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可见一个学校在发展中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思路并且要持续的坚持下去,这样才会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事半功倍的道理就在于管理经验的积累与传承。
在学校管理点对点经验交流阶段,我对接的是张店二中教科研刘主任,在刘主任办公室落座后,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交流,刘主任讲到,教科研首先要明确定位好自己的职责,虽然说教科研与教务处有职责上的交集,但在学校管理上还是有明确管理方向的,教科研主导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引领,在我们学校从多个角度来推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一)加强对师德师风和研训工作的指导和督导
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师德典型,落实治理有偿家教监督月报制度。学校领导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评课制度;坚持参加指导教研组和学科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匡正教学偏颇,引领方向。
(二)加强教研组织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各教研组、备课组精心制订好教研活动计划,做到有准备、有主题、有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
2.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度,实施学科“周教研”活动,健全和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加强学科内、外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集团学校的联谊,在学科教学、考试研究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到互通有无,开展经常性交流。同时争取获得区教研室的支持与指导。
3.规范教研组活动,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力度。各教研组,备课组组长具体组织实施,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典型个案总结。继续围绕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观摩课展开教研活动,采取群众备课,群众听课,群众评课的方式推荐优秀教改典型课例。用心推行“群众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群众备课制度。开展备课组观摩和交流活动,抓实组内听课活动,对听课提出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备课组每周集中备课一次,组员不得无故缺席,贡献个人智慧、寻求共同发展,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努力做到“五定”、“五议”、“五有”,“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资料、定中心发言人;“五议”即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手段、议课后心得体会、议教改动态信息。“五有”即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各备课组将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讨、考试信息研究、考试方法指导作为备课组活动的核心资料。
4.进一步修订完善教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制度,使每一项活动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过程,有考核评价,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教师梯级队伍建设
确立梯级发展的理念,重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梯级队伍建设,构建起一个符合校情,合理有序的梯级发展体系。培养一批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智慧教师,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队伍能力水平。
工作目标:为全校教师搭建“(成长)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智慧名师”五级培养平台,引导教师自我准确定位,自觉向高一梯级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自己的教育人生愿景。利用五年时间,促进每一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形成良好的教师梯级发展态势,实现分层培养骨干教师,整体提高素质的目标。培养出60名学科教学骨干教师,50名市区级教学能手、40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区市级以上名师30人,即“”计划。
工作措施:
1.制定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计划,围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师德方面、教育、教学、教研方面、专业基本功方面)、三年发展计划,分阶段措施几个方面陈述。并从自我分析(个人专业发展优势,个人专业发展不足)发展途径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做好规划。
2.实施两个工程,以“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两翼驱动,同步提升,逐步壮大名优教师群体。一是成立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写文立说,辐射带动业务骨干。二是开展新老结对拜师活动,开展传帮带工作。
3.抓实常规,落实集体备课、听评课制度,开展“四个一”活动,引导教师做研究型教师;以市区级及规划课题为依托,形成组组有课题的教研格局。4.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量化考核机制和梯级晋升奖励机制。
(四)加强校本常规研训活动特色创建
1.“悦读越美”读书。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教师理念与专业培训,继续抓好、抓实、抓活“悦读越美”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活动,养成教师阅读和相互交流的好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过活动,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涵养丰富的学者型教师;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组织读书群成员参与其他的一些有关读书的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教研组承办,每月2期双周举行。
我和刘主任交谈中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直到领队打我电话催促我们到会议室听取学校专题汇报,本次对标学习感触很多,除去学校自身硬件建设等不可比较的因素外,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有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当上下而求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