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案例8岁儿童高度近视度

“就怪你,你自己就是近视,孩子近视你没发现吗?”诊室里,一位爸爸红着眼睛跟孩子的妈妈抱怨。

“你就知道怪我,我跟你说孩子可能近视,你说没事啊!”孩子妈妈也不甘示弱。

前几天,上面互相怨怼的一幕就发生在北医院近视防控OK镜验配室。由于孩子视物异常,这对父母便带领8医院检查眼睛。

其实,这对父母早就发现孩子看东西不对劲,总喜欢眯眼睛视物,还怕光,看电视也总爱往前凑;但是家长认为增加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可能慢慢会调整回正常的状态,因医院检查。

由于年初疫情影响,孩子总宅在家里,户外活动减少,又经常看电视、手机,线上学习网课,家长就发现孩子看东西更加异常,医院检查。谁知道一验光才发现,孩子右眼已经近视度,左眼更为严重,已经近视度了。

超过度会引发很多的眼部并发症,比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引起视力严重损伤,甚至失明。虽然可以通过戴镜、近视手术来矫正视力,但还是不能解决眼睛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问题。

家长看到孩子的检查结果心态很不好,互相埋怨怎么没有带领孩子早点到院检查。可这时候埋怨谁也于事无补了。当务之急是针对孩子这种情况,实施什么医疗措施才能防控近视度数增长,降低伴随高度近视而来的各种眼病风险。

孩子现在刚刚8岁已经是高度近视,到18岁还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将会有怎样的度数变化,眼睛会不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都难以想象。

配戴OK镜是比较有效防控近视的医疗措施,可以暂时性的矫正近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发展。但是,OK镜的矫正范围一般是度以内,患者的近视度数超过度,已经不在OK镜的适用范围了。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从事眼科工作十余年,一直专注于儿童近视防控的高级视光师刘亚丽建议采用OK镜联用框架的方式,矫正该名患者的近视。

因为孩子眼睛还处于发育期,现在已经是高度近视了,度数越高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所以从近视防控的角度讲还是很值得一试的。由于OK镜只能矫正度以内的近视,患者白天还要戴一个低度数框架,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临床上对近视的防控还是有效的。

刘主任说:“干这个行业好多年,虽然在临床见到奇奇怪怪的病历很多,但是这个8岁小男孩还真是让我这个当妈的人很是揪心。每每遇到这样的病历,都要替孩子及其父母难过好多天。”

这件事也警醒家长,对孩子的眼健康情况,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近视防控不是小事,父母的粗心大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旦发现孩子视物异常,就应医院就诊。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盲目配镜矫正,而是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诊断,进行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

如果是真性近视,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科学的近视防控方案。有高度近视的父母,其子女要定期到院复查。

视光师简介

刘亚丽

高级视光技师

视觉康复训练师

医院小儿眼科专家王乐今教授

从事小儿眼科临床工作近20年,医院工作十多年,一直专注于儿童近视防控,视觉康复治疗,尤其擅长硬性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的验配、疑难验光、斜弱视及视疲劳的康复治疗,深受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信赖。多年来,累积验配OK镜和RGP数千例。大多数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圆锥角膜、屈光参差、大散光通过验配GRP都取得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视功能训练患者有多例,对于成人视疲劳、儿童阅读障碍、调节和融合功能紊乱、弱视治疗及斜视术后视力康复经验丰富。

—END—

监制:许莉

主编:陈燕萍

撰文:Finn

集团新媒体部门出品

●害人!9岁男孩1天之内变“斗鸡眼”,“电子保姆”竟成“视力炸弹”

●为保护视力,爸爸要求儿子每天户外玩2小时:不玩两小时不准做作业

●蚊子飞进眼睛后“失踪”,显微镜放大40倍终于找到了3条腿

●病例分享:IRVAN综合征引起的黄斑裂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nxs/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