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主办,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协办开展的“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培训班”第一站——湖北武汉站正式开讲。来自国内权威医疗机构的北京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院长瞿佳教授、医院眼科吴夕主任医师、医院眼科王乐今教授等全国各地的十几位眼科专家团队为基层眼科保健人员培训解读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可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避免病理性近视的发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重视儿童眼健康,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对祖国发展和民族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训班围绕0-6岁儿童视力发育、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做了详细阐述与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组织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编撰了此次培训班的课程教材,并邀请权威专家团队瞿佳、吴夕、王乐今、吴西西、刘陇黔、李晓清、钱学翰、林顺潮、李岩等作为培训课程主讲嘉宾进行宣教。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院长瞿佳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院长瞿佳教授主讲儿童近视的成因和综合防控,提出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特别是预防近视,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因为0~6岁儿童的双眼视觉发育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或损伤,这是做好预防近视最有效的关键时期。近视的发生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这不仅仅影响孩子的视觉质量和学习效率,还严重威胁着新一代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和身心健康。近视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眼病,目前主要归因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于学龄期近视,遗传效应并不显著,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环境因素在这个阶段的作用更为显著,例如户外活动少、光照强度不足和持续近距离阅读或不良的光信号刺激等等。有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儿童近视的保护因素,较长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进展。例如每增加1小时/日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视的发生概率下降2%。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1小时/日的儿童,其近视发生概率仅为户外活动时间为0.7小时/日儿童的1/3,光照的近视保护效应可能与眼睛视网膜中多巴胺水平的升高相关。另外,近视的发生、进展与高强度的持续近距离阅读具有相关性,阅读距离越近、持续时间越长或阅读习惯不良,发生近视危险性就会增加,例如有些儿童酷爱看书,甚至在光线昏暗、动荡的环境中阅读。要知道0~6岁儿童视力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又称正视化阶段,尤其0~3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我们孩子在正视化发育过程中,长时间给眼睛提供一个非常近的工作环境,眼睛就会认为正视化的理想终点不是正视眼而是近视眼,眼轴长度也会不断地增加,引起近视度数加深。由此可知,家长及看护人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极为重要,并且有责任及时纠正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例如放风筝、球类运动、滑旱冰、跳舞、体操等等都提供了较远的视觉距离,能够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建议下午4点钟左右放学的孩子,可以先在户外玩耍活动1~2小时再回家。因此,积极提倡增加阳光下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通过“一增一减”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医院吴夕
医院眼科吴夕主任医师重点讲授儿童屈光不正诊断与配镜原则,提出正确选择散瞳验光药物进行检影验光,配镜原则中强调双眼视力的平衡性,对于屈光参差,两眼度数差别越大发生弱视的危险性越大,尽早配镜矫正并进行弱视治疗。对于中高度远视伴有内斜视患儿初次应该戴足矫眼镜,治疗弱视的同时观察内斜视的变化,如果戴镜矫正后内斜视完全恢复,就不必手术矫正。散光儿童会引起视疲劳,弱视,需要戴眼镜矫正提高视觉质量。近视患儿应积极配镜,早期近视-1.00D时应注意检查调节功能并有针对性治疗,>-2.00D应该坚持连续戴镜,目前临床研究应用角膜塑形镜来控制近视发展有效率大约是70%,延缓眼轴的增长约为50%。在儿童垂直斜视的鉴别诊断中,主要是眼性斜颈与外科斜颈相鉴别,眼性斜视一定是眼外肌不平衡后出现上下垂直斜视所致,需要进行专业的眼肌检查,有时需要外科会诊协助诊断。
医院王乐今
医院眼科王乐今教授主讲儿童正常眼结构及视觉发育特点,只有掌握了正常眼结构发育特点,才能辨别异常征象。
广西中医院吴西西
广西中医院吴西西教授主讲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介绍了新版眼科临床指南PPP(年)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规定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医院李岩
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视光师李岩在阐述儿童视力屈光的特殊检查重要性的过程中指出,在婴幼儿视觉发育阶段,视力是视功能的一个重要指征,掌握其视力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准确地评估婴幼儿视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临床意义。
医院李晓清
医院主任医师李晓清介绍3-6岁儿童视功能检查的重要性是检测视觉发育过程,早期发现儿童视力异常,眼位、眼球运动检查是全面衡量和解决儿童视觉问题不可缺少的方面。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陈巍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眼保健中心主任副医师陈巍介绍儿童眼保健目的是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预防儿童可控制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李丽红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医师李丽红介绍了儿童眼保健综合管理有阶段性儿童眼保健、正常儿童眼保健管理、眼病高危患儿的管理,需重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转诊和儿童视力低常和视力异常的转诊。
医院钱学翰
医院副主任医师钱学翰介绍0-6岁儿童弱视筛查是眼保健重要工作,其意义在于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年龄越小其治疗效果越好。发现弱视危险因素要及时转诊,并做好随访。
医院林顺潮
医院院长林顺潮介绍了儿童常见眼表疾病的筛查流程、治疗原则。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眼视光中心刘陇黔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眼视光中心教授刘陇黔介绍了儿童视力发育特点,强调了弱视治疗诊断的相关要点,要求弱视诊断要符合儿童视力发育的规律,选择最佳的弱视治疗时机。
医院眼科陶丽娟
医院孙先桃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丽娟介绍了白瞳症的鉴别诊断与转诊。医院眼科主任孙先桃主讲了儿童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培训班”为扎实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工作起了一个良好开端,培训宗旨在于组织眼科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年4月23日-26日期间,培训班的第二站、第三站相继在南宁、西安展开,医院杨隆艳主任医师、医院冯丽主任医师、温州医医院徐菁菁副教授、哈尔滨医院张水华主任医师、温州医医院黄小明教授也分别作为主讲嘉宾参与了此次培训宣讲。
医院杨隆艳
医院杨隆艳主任医师重点介绍了儿童常见眼表疾病的筛查流程、治疗原则。
医院冯丽
医院冯丽主任医师分享了正常儿童视觉发育特点,给出0-3岁婴幼儿屈光矫正建议,以及弱视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新进展,一旦发现弱视,立即治疗。最后强调了弱视的随访评估:随诊检查应当安排在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进行,但是时间的安排应根据治疗的强度和患儿的年龄而有所不同。
温州医医院徐菁菁
温州医医院徐菁菁副教授强调,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