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能不能正眼看我”
可能是吵架之前的暴风雨
可能是质疑对方的态度,
可能是对人的一种轻蔑,
但也可能是他(她)眼斜(眼斜视)。
“眼斜视”,眼视光专业角度上也称之为斜视。
电影《西虹市首富》中大聪明扮演者王成思,在剧中的形象就是以一个左眼斜视的形象出现,当然这是满足影片效果贴的眼膜。
但是,相信身边很多人对斜视这个词并不是十分了解。
说到这里,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他是小编的大学同学,同时也是我的大学舍友,平时生活中也经常在一块。
但我这个好友很特别,由于形影不离,我发现他生活中有很多异于其他人的小举动。
比如:我们讨论事情时,特别是时间如果比较长,他就会喜欢侧着脸跟我对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后来他经常这样子跟我对话或是聊天,我就开始好奇了。
满脑子疑问:这人什么习惯?
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一件特别棘手的事,心情十分苦闷,回到宿舍后,我向我的好友哭诉,可聊着聊着他又把脸扭向一侧,最后我实在按捺不住,打破了以往的平静,吵了起来。因为我觉得他并没有把我跟他讲话当回事,甚至还有些轻蔑,我变得更加烦闷,胸口像有火再烧。
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患有斜视,还是隐性斜视。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的眼睛往往都伴随一些斜视的问题,只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不易被发现。同时,如果不早点采取正规治疗,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从隐性斜视变成显性斜视,影响正常的视觉健康及身心健康。
斜视的表现
斜视的表现有很多种,生活中常听到的斗鸡眼、对眼、仰天看人、侧脸看人、低头看人、其实都是斜视。
造成斜视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我们要从眼球运动的肌肉结构开始了解。
人的两只眼睛各有6条眼外肌,其中4条直肌,2条斜肌。
直肌止点与眼角膜缘距离不同。同时,各眼外直肌均有各自的功能。
当眼球运动离开第一眼位时,眼外肌因其收缩方向与视轴角度的变化,其次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也发生相应变化。
眼外肌的主次要作用:
眼外肌
主要作用
次要作用
外直肌
外转
无
内直肌
内转
无
上直肌
上转
内转,内旋
下直肌
下转
内转,外旋
上斜肌
内旋
下转,外转
下斜肌
外旋
上转,外转
了解到各个眼外肌的主次要作用,那么就可以介绍它们之间还可以互相配合,满足人的视觉需求。
内直肌与外直肌,上直肌与下直肌,上斜肌与下斜肌,因为同一眼睛作用方向相反,所以把这样的眼外肌有称之为拮抗肌。
同理,同一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具有相同运动方向的肌肉称为协同肌。
还有,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双眼具有相同作用的一对肌肉称为配偶肌。
当然,它们再怎么运动,都离不开神经对它们的支配。
神经交互支配定律:眼外肌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收缩的同时其拮抗肌相应抑制。
例如:向右侧注视时,右眼外直肌收缩,右眼内直肌抑制。
配偶肌定律:两眼向相同方向注视时,相对应的配偶肌同时也会接受等量的神经刺冲动。
神经与肌肉的配合上任何一处出现错误,相应眼位就会不正常,也就造成了斜视。
所以,对于斜视我们该如何预防、检查和治疗呢?
详情请看下期.好啦本期的SIGM科普小课堂就到这里,下一期将为大家介绍,对于斜视该如何预防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