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爱眼日活动
学龄前儿童是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关乎日后眼睛健康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幼儿视力呈现普遍下滑趋势,一场场眼健康检查的数据结果显示:3-6岁幼儿的“远视储备”流失已成普遍问题!
在日常的园内生活中,老师们注重引导孩子们健康用眼,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近日特别开展「TCA?爱眼日」,邀请Dr.X羽视眼科的医生们为宝宝展开一场眼健康检查,并提醒孩子们时刻注意保护视力,健康用眼!
今天,让我们通过简单的问答题,详细了解一下宝宝们的眼球发展以及眼健康需要注意的事项吧!
问
宝宝眼球的发育历程是什么样的呢?
答
孩子出生后,因为眼球小、眼轴短,光线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的后面成像,所以小婴儿绝大多数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眼睛会逐渐正视化,发育成正视眼。
问
远视储备到底是什么呢?
答
尽管有远视,但他们是低度的远视,完全可以依靠眼睛的调节力,把落在视网膜后面的焦点向前移到视网膜上,所以也能看到清晰的图像,生活和学习几乎不受影响。
当孩子过度用眼,会消耗一些远视储备,远视储备像电池的储电量一样,一旦全部耗掉,小朋友再用眼过度恐怕就要近视啦~
远视储备是有标准的哦:
3~4岁+2.00D~+1.75D左右
5~6岁+1.75D~+1.50D左右
7~8岁+1.50D~+1.25D左右
8~12岁+1.25D~0左右
问
除了近视、弱视,还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
家长们也应该加强对“斜视”的重视哦!弱视、斜视和近视并称为儿童三大常见眼部疾病。我国斜弱视患病率为3%。如果不能全面认识孩子的眼部健康,引导孩子正确用眼,斜视也会就会悄然而至哦。
问
什么是斜视呢?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答
斜视是指双眼运动不协同,任何一眼偏离视轴的临床表现。当注视正前方时,一只眼球位于中间,另一只眼球偏离正中,即为斜视。
斜视儿童偏斜眼易形成斜视性弱视。斜视儿童的双眼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弱甚至没有,将来较难或不能从事驾驶、绘图等工作。斜视儿童也容易因外貌自卑而影响健康心理的发展。另外,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偏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若不及早矫正,会影响面部和脊柱的发育,比如造成脊柱侧弯等。
问
什么原因会导致孩子斜视?
答
比如视功能发育不完善,无法很好地协调眼外肌;或是眼球小、眼轴短的远视眼,因调节能力强,儿童惯于使用双眼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被称为调节性斜视。
还有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极近等不良的用眼习惯容易产生间歇性内斜;遗传因素导致的眼外肌发育过度或不全、附着点异常,眼眶发育、框内筋膜结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问
怎么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斜视了?答
当孩子们出现以下症状时,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哦!
看东西不清楚、重影;看东西时喜欢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头;精神不集中或疲劳时,出现一只眼的眼球位置偏斜;频繁揉眼或眨眼。
科学用眼,TCA有妙招!
孩子们的用眼健康需要我们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