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归纳
一、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2·1·c·n·j·y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2.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测量的基本知识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长度。比如,长度的国际单位就是米。2-
1-c-n-j-y
2.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测量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于测量工具我们需要了解:
①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物理量,如: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②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量程)
③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最小一格所表示的长度,如1毫米,注意:数值+单位)
④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测量工具的选择依据
①不同的测量工具准确程度不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准确程度由最小刻度值决定,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准确。
②测量前先估测,根据估测值选择一定测量范围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测量
5.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选更精确的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四、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制单位:米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
1千米=米
1米=10分米=厘米=毫米
1毫米=微米
1微米=纳米
1米=微米=纳米
掌握单位换算的正确过程
1.8米=毫米
1.8米
=1.8×1米(熟练后此步可省略)
=1.8×毫米(非常非常重要)
=毫米
1.8米=毫米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量程,最小刻度值决定一把刻度尺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②使用时,要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另选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
看正确: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正确:先读出刻度线所对应的值(准确值),再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进行估读(估计值),即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注意:测量值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又包括准确值与估计值,所以测量值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与单位。
没有单位的测量值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第一幅图,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测得物体的长度为1.7厘米,其中1厘米是准确值,0.7厘米是估计值2
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二幅图,最小刻度为1毫米,读数2.41厘米,其中2.4厘米是准确值,0.01厘米是估计值。2。1教育名师原创作
第二把刻度尺更精确。
3.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根据地图怎么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②如何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卡尺法”也叫“组合法”
③如何测量《科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累积法”
注意页和张的区别,2页=1张。
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也可以用累积法来完成。
五、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
固体体积的国际制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
常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升、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单位换算:1米3=分米31分米3=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2.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测量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
3.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
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沉锤法、沉坠法)
④溢水法
4.量筒(量杯)的正确使用:
把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俯视导致读数结果偏大,仰视导致结果偏小。助记:羊小虎大)
六、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0和之间分为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写作:“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写作:“-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
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碰容器底、壁。
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④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0.1℃,可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几下。
七、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严格意思上来说,检验与评价后还要加一步骤------得出结论。
防止迷路,就请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儿童白癜风怎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