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路视光屈光异常与调节力的关系

摘要:通过筛选弱视或是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不匹配等屈光异常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视功能检查,找到了屈光异常与调节异常的相关性。

屈光异常

在平时的验光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很多不同的屈光状态,比如近视、远视、散光;大多数人矫正视力是可以满足1.0的,但是也有人的矫正视力是偏低的;例如弱视①的患者、屈光参差的患者或是裸眼视力与矫正度数不匹配的情况,那是什么导致的眼睛的屈光异常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矫正视力的好坏是跟眼睛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感光能力有关的。经过对一些病例的检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双眼的视力低常或屈光异常是跟双眼调节力不正常同时存在的。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调节,眼的晶状体屈光焦力根据视觉需求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调节。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远、中、近不同距离的物体,是因为我们的晶状体可以实时的根据视网膜所感受到的模糊像进行调整,通过自身变平或是变凸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双眼的调节是一致的,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睛由于长期视近,调节张力过大可能无法自由舒缩或是双眼的调节也可能不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屈光上的一些问题。

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的检查项目包括调节幅度(AMP)、正负相对调节(NRA\PRA)、调节反应(BCC)和调节灵敏度(FLIPPER)四项检查。

调节幅度是指眼睛具有的最大调节力,即调节远点与调节近点之间的屈光力之差。因为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所以对于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全矫者而言,其近点距离的倒数即为其调节幅度。调节幅度主要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幅度会逐渐下降。调节幅度的正常值为15-0.25×年龄。当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时,调节幅度就有可能出现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现象,患者多会伴有视疲劳症状的产生。

正/负相对调节(PRA/NRA)是指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紧张和放松调节的能力。检查时通常先查负相对调节(NRA),正常值为+2.00D±0.50,再查正相对调节(PRA),正常值为-2.50D±1.00。

调节反应是指当给予一定调节刺激时眼睛所作出的调节反应情况。例如将视标放在眼前px处,所给予的调节刺激为2.5D,如果此时眼睛所作出的调节反应小于2.5D,说明其为调节滞后;若此时眼睛所作出的调节反应大于2.5D,说明其为调节超前;若此时眼睛所作出的调节反应刚好是2.5D,说明其为正常的调节反应。正常值为+0.25~+0.75。

调节灵活度是指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出的反应速度,即测量调节变化的灵敏度。调节刺激在两个不同的水平交替变换,在调节刺激每一变换后,当视标清晰时立即报告,计算每分钟循环的次数。标准的检测方法是使用±2.00D的反转拍镜片,在px处进行检查。调节灵活度检查包括双眼调节灵活度(BinocularAc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xingbb.com/jxxs/5287.html